看著彈出的網頁上面所出現的內容,李恪的表情多少是有些古怪,畢竟如果沒弄錯的話,這上面寫的是他自己,只是他都不知道他這麼牛逼。
而且這上面的百科是有好幾頁的,最上面的一頁是這個。
李恪:
聖宗李恪(2年10月9日-105年11月15日),大唐第三位皇帝(26年-105年在位),總計在位81年,是大唐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父親是太宗李世民。
聖宗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才,是偉大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科學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哲學家、發明家、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
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繪畫等,是現代橋樑、工業、傳媒等學科的奠基人,鑄造者。
他對大唐進行的革命性改革是大唐屹立於今的重要基礎,他是大唐、西羅、印安、南美等諸多國家,總計一百一十二個民族共同承認的聖祖。
他建立的具有大唐特色的君主立憲制奠定了大唐現代文明的基準,聖宗的一生髮明瞭無數的制度,學科等各種在現如今看來不可思議但卻無可辯駁的事實。
他有著歷史上無人能及的眼光,他的目光彷彿可以穿透時間的長廊,精準的找到一些制度的缺點。
他被譽為大唐最接近神仙的人。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即便是在現如今的大唐,他墓誌銘上面的那句話,卻依然讓人覺得感動和淚目。
這就是那句大唐人人皆知的墓誌銘:他一生都沒有成為他最想成為的那種人。
這句墓誌銘由當時已經90歲高齡的大唐晉陽公主殿下李明達所寫,現如今這塊石碑依然屹立於乾陵當中的大石之上,歷經一千三百年風雨卻依然矗立。
而晉陽公主殿下在聖宗去世後第二年春天也與世長辭。
……
看到這裡,李恪不知道有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眼睛有些酸,但卻有些釋然。
他去世的時候,兕子明明還很精神呢。但依然很難過,雖然他跨越了時間,但對他來說,卻似乎並沒有隔那麼久。
釋然的是,他已經見過了太多的人先離他而去,說實話,在晚年的時候,李恪突然就理解了孫思邈。
這種感覺,真的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承受的,而他的身體一直都那麼健康,李恪還以為自己能活過孫思邈,但他最後卻依然沒有活到一百四十多歲。
而活到一百四十多歲的孫思邈他去世的時候,比李恪更加的坦然,甚至他去世的時候,都是面帶著微笑。
孫思邈去世的時候,李恪已經快要六十了,他以為他能理解,但是直到他身邊一個個人都逐漸的離他而去的時候,李恪才感覺到了那種孤獨。
不過現在,他釋然了許多,畢竟現在他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是嗎?
李恪又感興趣的看了看後面的一些詳細事情,基本就是他生平所做的事情,最後李恪沒看完。
太長了,李恪都沒發現自己的一生有這麼多的故事,明明這百科都是簡略的內容,但是這也太長了,不知道誰編的,李恪翻了翻,壓根就沒翻完,直接就將這個頁面叉掉了。
然後他又回到了搜尋的頁面,點開了第二個百科。
主要是這第二頁屬實有些讓人難繃,李恪很是好奇。
這第二個百科是這麼寫的。
李恪:
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道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居於太微玉清宮。
玉皇大帝在大唐民間的影響極大,民間將其視為天上的“皇帝”,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而是民間也一度認為聖宗李恪乃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下凡人間,故在聖宗去世後,道教諸多道觀多以聖宗形象為基準,因為這乃是當時大唐百姓的選擇。
李恪看到這裡人都傻了,這都什麼和什麼,而在下面的什麼信仰形成裡面,還詳細的闡述了整個信仰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他有些無語,不過算了,他現在倒是很好奇現在的大唐到底發展的怎麼樣了,他腦海裡面留下來的記憶不多,而且從目前看來,李恪覺得大唐的科技並沒有發展的多麼變態的地步。
李恪將關於自己的頁面給直接關掉了,他對這個不感興趣,他只想搜一搜大唐的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點開這個千眼,李恪這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