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一個真正全明星級別的球員卻因為某一刻無關緊要的課程被當掉而不能夠上場比賽,那絕對是一種災難。
在美國這種學生向大學投出申請的體制下,也就表示,學生擁有著第一順位的選擇權。
在去年的NCAA球季開始前,人們就在為O。J。梅奧和德里克。羅斯誰要更強而爭論不休,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幾乎全美的每一所大學都是能夠隨意選擇的。
最後,心高氣傲的梅奧選擇了孱弱的USC也就是南加州大學,他希望憑藉一己之力帶領整隻球隊一飛沖天,而德里克。羅斯卻不同,他選擇了近年來走勢迅猛的孟菲斯大學,沒有洛杉磯的喧鬧,沒有眾多媒體的環繞,最後,他率領孟菲斯大學拿下了NCAA的亞軍,還在今年NBA的選秀中成為了狀元。
實際上,為了爭取到實力最強悍的球員,在學生選擇大學的時候,大學也同樣在選擇學生,究竟有多少在高中時期就嶄露頭角的球員遠在高中畢業前三、四個月就獲得過知名大學的邀請,我們已經完全無法統計了。
說到底,NCAA並非是一個職業聯盟,只要球員能夠成功地從A校轉學到B校,通常他就可以代表B校參加這場比賽了。
但是,這種轉學的情況卻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在美國球探遍地的情況下,一個球員早在高中時期往往剛嶄露頭角就會受到多方的關注,他的實力會受到極其客觀的評價,所以在選擇大學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到最適合他的學校。
這些大學生本來就並不是職業球員,他們並不能夠如那些專業的球員一樣,能夠根據球隊的改變隨時調整自己的位置和打法,在他們看來,與其轉學到另一所自己不如何熟悉的學校,還不如在本校繼續打下去,畢竟,大多數實力過硬的球員都只把NCAA作為一個晉身之階而已,讀完大一就會直接進入NBA,對於他們來說,究竟是從一所俄亥俄州下轄的縣立大學晉升到NBA,還是從世界有數的名校哈佛大學晉升到NBA根本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