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總是最後出場的。

寧臨第二批人事安排檔案發下來的時候,項自鏈正在接待省裡的記者。這幾天先是瓊潮市的報紙電視藉著雲光水廠竣工供水的機會,大力宣傳舊城改造和開放區建設的進展情況,高度評價了一年來瓊潮市委市府所取得的成績。蕭文長寫了長篇通訊報道在瓊潮日報上連載,還往寧臨日報省報裡各寄了一份。接著寧臨的幾家報社和電視臺也來了,歐陽妮還為他做了幾個鏡頭特寫。今天省裡又來了一撥子記者,說要特地採訪項自鏈。項自鏈死活不肯,好不容易說服省臺的李中意、馬文君和省報兩位記者,同意不做專人訪談,只以瓊潮市委市府的名義介紹了城市建設中取得的成績。項自鏈陪同他們四處轉轉,選了幾個鏡頭,重點拍攝了發電廠、雲光水廠和開發區風貌。最後由市府接待處出面,邀請四人到玉女寺遊玩了一趟了事。其實項自鏈心裡非常明白,有人藉機為他造勢為他吹風。可自己算什麼呢?一個小小的縣級副市長不能太出風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等他宴請過記者們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項自鏈翻翻當日的檔案,看到第二批的人事安排裡沒有自己的時候,心裡踏實多了。看來寧臨副市長的位置坐定了,因為第二批安排的是正副處級的幹部,第三批才是副廳級幹部。難怪這兩天新聞單位都圍著自己轉,一個副處級幹部一下子升到副廳級,在整個寧臨市是前所未有的,不事先多吹吹風難以深入人心。項自鏈倒了一杯茶靠在沙發上悠然地咪著眼猜想著去處。寧臨市常務副市長的位置不現實,柳人志資格老不可能變動,其它位置都有人吹風了,項自鏈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季文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三月底,第三批幹部任用名單下來了,項自鏈按排到寧臨市經濟開發區任管委會主任。項自鏈拿到通知的時候,高興得在辦公室裡踱起了方步。這管委會主任雖然只是帶括號的副市級級別,但實權在握,集黨政一把手於一身。寧臨市級財政收入近三分之一來源於開發區,區內有小巨人企業八十家,中型企業近千家,市區幾乎所有支柱產業和頭龍企業都集中在園區內,一年的財政收入不下四個億。市委市府領導有時候都得看管委會主任的臉色行事。目前寧臨開發區第二期工程將近尾聲,第三期工程馬上又要上馬,三期工程合在一起總面積相當於寧臨市區一半大小,區內各級機構套用獨立行政區編制,市縣該有的單位開發區都有,市縣沒有的單位開發區也有了。作為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擁有三個獨立的港口碼頭,是寧臨市最大的海運集散基地。港口緊挨寧臨河出海口,是商品進出寧臨的必經之路。不足的條件是固定人口少,多的是流動人口,治安管理難度大。項自鏈萬萬沒想到季文煥會把這個位置留給自己,在高興之餘又多了份感激,暗暗發誓要把三期工程搞得更好更壯觀,真正實現寧臨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一個人跑到書店買了張寧臨市區地圖,攤開來仔細琢磨著:寧臨市北臨寧臨河,市區以東開寬的平原上是一排排現代化廠房林立的開發區。開發區東側有一座高峰突兀在平地之上,相傳是盤古開天闢地時不小心一腳從海中踩出來的,所以叫蜃樓山。在歷史長河變遷中,慢慢形成了以蜃樓山為中心的寧臨平原。項自鏈對著地圖思緒萬千,要是能在開發區幹上十年,他一定要在蜃樓山的周圍建起一座嶄新的新城,讓城市真正融入大山。在山頂山腰和山腳上布上七彩霓燈,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霧中蜃樓夜裡蜃樓,讓它真正融入這座嶄新的城市。不!他還要學精衛移山填海,把海塗圍懇起來,在海上築一道最明亮的風景線:堤外綠波海里千帆盪漾;岸邊堤壩蜿蜓曲折猶如巍巍長城;岸上綠樹成蔭鳥鳴啾啾;裡邊車流人流如織,一座座高樓象鎮海寶塔點綴在紅花綠葉間。總之要把這片處女地與寧臨市區有機地連線在一塊,要在這裡再造一個屬於世界的新加坡!項自鏈出神地想了一個多小時,得意地抬起頭,衝著窗外枝頭上爆出的新芽微笑著。時間是上午十點鐘,慢慢探頭的太陽正掛在天空當中普照著世間萬物,陽光一撥一撥地透過枝枝丫丫灑進室內。

氣溫明顯暖和起來,人們已紛紛褪去厚重的冬衣,換上輕裝出外郊遊。昨天歐陽妮打電話來說要陪項自鏈去看玉女寺,甜甜的聲音撩撥得項自鏈心情搖晃不停。或許是因為最後的去向沒有定下來,或許是有賊心沒賊膽,項自鏈推說有事走不開。這時候他倒真的希望歐陽妮來到身邊,陪著他到玉女寺去踏青去看看玉女峰的風景。一個仕途得意,一個風情萬種,那是怎樣的光景?春風一樣愜意,春雨一樣纏綿!想到歐陽妮,項自鏈生出一種莫名的衝動,他盯著電話痴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