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即是真正的道!
基業長青
道的力量不可小覷。西方人好研究,就曾有一本暢銷書叫《基業長青》。這是一本專門研究百年公司長生不老的作品,書裡不乏像惠普、摩托羅拉這樣的大牌公司。一路看下來,長生不老的秘籍沒找到,給人印象最深的,倒是對道的一種闡釋。書中說,大牌公司之所以大牌,不是因為他們始終坐在老大的位子上,不是因為生下來就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而是因為在經濟危機、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優秀的敵人倒下了,而他們站了下來。
靠的是什麼?注意,如果世界上有秘籍,這是唯一可能的秘籍了。靠的是企業和員工的互相信賴認同,一種信仰的力量,靠的是道。經濟蕭條的時候,企業沒有拋棄員工,這是道;而員工靠一種信念,支援公司生存了下來,最終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這更是道;中國人說受人滴水之恩,當與湧泉相報,沒有良心的人畢竟是少數,我想這同樣是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有人說你說的道離我太遠,那就說說身邊的企業文化,這也是一種力量,即是道。
道於文化,力量是驚人的。比如原始積累時代的企業,沒錢、沒人、沒市場,有的只是文化。不管這文化是什麼,人少的時候你叫它信念也可以。但無論如何,它是支援你走下來的真正動力。
很多人不信這個邪,總以為文化這東西是大亨的點綴,自己成功創業從來就和文化不挨邊。於是越是不信,在很多地方,反作用力就出來了,其臨床症狀主要體為亞文化狀態。
具體講,在中國,企業文化多是領導一人操辦,俗稱老闆文化。如果董事長、老闆是個唯利是圖的人,那麼企業文化就是唯利是圖,整個公司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典型。但有了亞文化狀態,企業文化就不指一個了。比如A主管的地盤就有A文化,B經理的山頭就有B文化,總經理有總經理文化,董事長有董事長文化。
本來,有文化是好事,但亞文化多了,各方力量大小不同,作用力方向不同,於是病就來了。發病初期還是比較隱秘的,文化孕育,力量慢慢滋生,由於各方受力不均,內部開始產生磨擦。到了病發期,工作效率低下,部門間衝突升級,通常我們叫它內耗。如果這時候還不小心,危機就不遠了。到時候創業未半,諸侯割據,個個想著當皇帝,再好的中央集權也管不了,後面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有管理宗師說過,優秀的公司只有一個文化,一個強勢文化,即最高主管文化。集中就是力量,更能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樣的公司往往都是牛公司。拋開種族、觀念地偏見,我們很快發現,這世界上的牛人、牛公司很多,而且千奇百怪,但無論哪裡,他們都有相同的地方,一致表現為:力量強大、粉絲多、面子足、影響廣。原因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牛公司只有一種文化,它的力量強大,因為他們有道!
道是人心
道說到最後,僅僅有力量、是凝聚還不夠,“道”最終要落到實處,到底凝聚什麼、凝聚誰?這一點決不能含糊——只有凝聚人心,那才是真正的道!
失敗的曹操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跑得最快的曹操吧,此人雄才大略,做起事情很務實,屬於無利不起早的傢伙;用人做到唯才是舉,也算是英雄不問出身的開明企業家了。古往今來,多數人認為曹操很成功,挾天子令諸侯多成功啊,天下三分、曹魏獨尊多風光啊!
可惜,你錯了,就是這位天下跑的最快的曹操,死的也最快。真理是,曹操沒有成功!相反,他很失敗,而且最失敗!失敗於短尺之道,失敗於凝聚了利益,而不是凝聚人心。
尺者,道也,令民與上同意也!短尺是什麼?利益!長尺是什麼?人心!尺子長短不同,眼界遠近各異。短尺看曹操,他相當成功,利益交換的原則向來都是見效快,效果明顯;不過換把長尺就未必了……曹確實唯才是舉,追隨者更不乏能人,但人心隔肚皮,這些英雄是不是心往一處想,勁向一處使就難說了。三國曹魏強盛,但後來怎樣?最先亡國的也正是魏國,只不過這種亡國不是來自外敵,而是自己,被人篡位……天下最傷感的亡國方式莫過於此啊!
你問為什麼?因為曹操的尺太短,道不同,給了利益卻凝聚不了人心!想那曹操,梟雄也!能廣納能士,但心懷叵測者、雞鳴狗盜之徒人才濟濟。結果短期能夠共患難,長期卻不能同富貴,人心不能同意也。到頭來,便宜了司馬一家人,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自作自受啊……所以說,短尺看,曹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