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者(2)
對眾多領導者進行研究之後,我們發現優秀的領導者身上都擁有一種挑戰極限的願望。當郭士納因為吉姆·伯克一句“為了美國,你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而毅然擔任IBM的CEO時,我相信他對能否拯救IBM這頭深陷於泥潭之中的大象毫無把握,但做這件事對他來說極具吸引力,儘管他或許會因此而身敗名裂,甚至失去更多利潤豐厚的職務。他後來回憶說:“我也不知道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答應了他們,或許是伯克的愛國熱情激發了我對這一世界級挑戰的勇氣。”同時,他承認那句話是他一生之中聽過的最動人的招聘廣告。
同樣,拯救了克萊斯勒公司的李·艾柯卡,以及後來拯救日產的卡洛斯·戈恩都是如此,要知道在他們事業的高峰去接受一項存在著很大失敗可能性的職務,是需要超越常人的氣魄的。後來,李·艾柯卡濫用了這種氣魄。
領導者的正確決策可以將企業帶出困境,重新走上輝煌。同樣,他們的錯誤決策也可以將企業領上滅絕之路。瓦格納正走在這條道路上,當他將通用汽車的經營目標制定為最大化爭取市場份額時,他為通用汽車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今天,通用汽車的痛苦掙扎成了美國汽車業新的焦慮。
當然,未來會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個體得以復興(隨著經濟的全面發展,這已經成為必然),人性需求將得到最大化的釋放,任何企業一旦違背了人性進行管理,必將遭遇失敗。
未來的領導者將面臨幾個難以迴避的問題:(1)個體興起之後,如何維持企業組織的整體性?當人們不再為了尋求生存,而是為了體現個體價值而工作時,領導者如何設定一個目標使員工同心協力?
(2)未來是一個知識型社會,知識型員工將拒絕一切人為管理,領導者又如何使員工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3)企業的生存是因為市場的需求,但沒有優秀的員工就很難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這兩者之間如何進行平衡?
保持組織完整性
保持企業的完整性,或許在許多領導者眼裡不能稱作為問題。但是,一旦你的企業規模足夠龐大、員工的個體意識高度復甦,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卻難以迅速作出應對措施,這時你就得把維持企業的完整性作為一項重要職責。而這一切對於一家發展中的企業似乎無法避免。
中國有句俗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文雅一些的說法是“以史為鑑”,總之都是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和指導意義。一些學院專門開設歷史管理學和商業案例學,目的也是於此。
對於如何保持企業完整性,郭士納維持IBM的完整性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虹←橋書←吧←
第30節:第二章 未來需要什麼樣的領導者(3)
在四處尋求拯救者時,眾多董事似乎已經決定將IBM這頭大象支解。他們認為將IBM拆分為幾個獨立的單位或許是唯一拯救IBM的方法。郭士納卻認為規模和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正是IBM獨特的競爭優勢,將它們“分裂成一個一個獨立的電腦零部件供應商——如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一樣微不足道”,這無疑是“一種罪過”。
但是,其他企業如微軟、英特爾等公司紛紛選擇電腦行業中的某一專項服務而成為成功者,這對於IBM的員工和董事會成員有著極大的誘惑。郭士納頂住了來自他們的一切壓力,從而制止了“公司走向分裂——也可以說是走向毀滅”。
郭士納在其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中認為:“保持IBM的完整性,是我的第一個戰略決策,而且,我相信,也是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項決策——不僅僅是在IBM,也是我整個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項。”
那麼,郭士納是如何開展他的第一項決策的?畢竟,有那麼多的人希望能夠從IBM這艘“泰坦尼克號”上脫身並乘上救生船。
透過對整個電腦行業的分析,郭士納堅持了以下觀點:
(1)每個產業都會有一個整合者。他認為電腦產業一定會出現一個統籌者,擔負著將所有產品部件轉換成價值的責任。同時,他認為IBM正是這樣一個整合者。“如果說IBM有什麼獨特的位置和行動能力的話,那麼,它就應該是那個最後的整合者。”
(2)IBM擁有整個行業所能夠提供的技術和服務能力,這是IBM的優勢,而不是劣勢。在電腦行業尚缺乏統一的產業標準時,惟有IBM具備制定這一標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