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趙,可白起呢?終於被逼殺在咸陽城西七里的杜郵。”甘羅說到這裡,突然反問道:“應侯沒有文信侯專權,都能逼死比你功勞大十倍的武安君,我不知道張將軍會死在什麼地方。”
甘羅這樣一比較,張唐真的害怕了,結結巴巴地問:“是丞相派你來催命的吧?”
甘羅搖頭說道:“假如丞相真的來催命,就不會讓我來了。我是聽到風聲專程來報知將軍的,丞相現在只是生氣,還沒有對張將軍動殺機,還有補救的機會,你必須現在就隨我到丞相府向丞相認錯,並表示樂意到燕國為相。”
張唐又為難地說:“不答應是死,答應也是死,不如死在本國了,逢年遇節妻兒子女也能到墳上拜祭一下。倘如死在國外只怕連屍首也找不到,就成為孤魂野鬼了。我寧願死在這裡!”
“張將軍太不明智了。文信侯隨便加給一個罪名都能輕而易舉將你處死,只怕受牽連的還不止你一個人,你的子孫後代也會因為你背上罪名成為奴隸。如果張將軍死在國外就大不相同了,你是為國而死,有功於秦,也有功於丞相,你的妻兒子女將會承襲你的封爵而世代顯赫的。你不為自己著想也應該為子孫兒女著想吧,人死如燈滅,哪裡有什麼孤魂野鬼?何況你真的去了,也未必就被處死,你把問題看得太悲觀了。丞相不會不為你的安危著想的,因為你是他派出去的,代表秦國,假如你被別國殺了,等於秦國的尊嚴受到踐踏,丞相與大王也會覺得臉面無光的。再進一步講,比較秦趙的威勢,秦強趙弱,趙國怎敢輕易截殺強大秦國的使臣呢?難道不怕招來亡國之禍嗎?燕國就更加弱小了,更不足懼。”
張唐聽了甘羅的分析,心情稍稍平靜一些,仍然略有顧慮地說:“我秦國很少講究信譽,丞相令蔡澤把燕太子騙來並非真心結盟,而是另有所圖,也許想扣押燕太子要挾燕王,假如真是這樣,我還有活命嗎?”
“即使真像張將軍所說的這樣,秦國要的是城邑,而不是燕太子的屍首。燕王要的是活著的燕太子丹,而不要你張唐的屍首,他怎麼會用你一個臣子的屍首換他親生兒子的性命呢?燕王寧可割地也不會置兒子的性命不顧的。最壞的打算是你被處死,我認為你也應該死在國外才值得!張將軍,你以為呢?”
張唐無可奈何地點點頭,“就按照你說的做,請帶我去見文信侯。”呂不韋仍在生張唐的悶氣。忽然聽說甘羅帶著張唐前來認罪,暗暗吃驚,對甘羅更多了一份複雜的感情。張唐走上堂,向呂下韋下跪行大禮,賠罪說:“卑將固執己見,僅考慮個人得失,置國家大計而不顧,險些釀成大錯,幸虧聽到甘羅勸說才迷途知返,特來請丞相恕罪,卑將願奉命去燕國為相,請問丞相何時動身?”
呂不韋一聽張唐願意去燕國,並主動來認錯,一肚子火氣煙消雲散,親自扶起張唐說:“人恆過,知錯能改則不失為君子。在趙國,廉頗與藺相如之間曾有過一段將相和的佳話,廉頗負荊請罪的行為至今傳為美談。張將軍效法廉頗主動認錯也令本丞相感動,你我本無私怨,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輔佐秦王度過難關早成大業。既然張將軍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甘願赴燕,我一定竭力謀劃,確保張將軍安全透過趙境,也一定會讓張將軍平安從燕國返回,到那時,我將親自斟酒為你慶功!”
呂不韋一面讓張唐就座,一面繼續說道:“燕太子已經入秦多日,我們不盡快派入赴燕可能引起燕王猜疑,宜早不宜遲,請張將軍回府準備一下,擇定吉日便可動身。”張唐退出後,甘羅上前說道:“丞相謀劃的秦燕結盟僅僅為了破壞合縱之策,有利於秦國攻伐韓魏,這種做法只是用兵上的下策,上策是不費一兵一卒佔領大片城邑,丞相為何上策不用而取下策呢?”
儘管呂不韋對甘羅能說服張唐去燕十分詫異,仔細一想,不過是陳述其中的厲害關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罷了。現在聽他出口狂言能不費一兵一卒為秦國取得許多土地,且說自己的策略為下策,顯然有小瞧自己的心意,大為惱火,拍案斥道:“你乳毛未乾,胎毛未退,信口雌黃,簡直狂妄至極,不要以為做成一件小事就沾沾自喜,把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裡。孤念你是個孩子,不與你斤斤計較,快退下去吧,以後說話要分清場合,懂得輕重,否則,嚴懲不赦!”
甘羅毫不在意,嘻嘻一笑,“侯爺,常言說沒有金鋼鑽不敢承攬瓷器活,丞相不問青紅皂白就把我臭罵一頓,為何不聽我把話說完,讓我去試一試呢?”
呂不韋餘怒未消,說:“你且說與我聽聽。”
“秦燕結盟必然引起趙國恐慌,我勸說趙王向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