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之策,災荒之後嬴政要求取消納捐取爵的政令,但呂不韋堅決反對,嬴政無奈,只好繼續執行這一政策。
嬴政為了早日執掌軍權,把一些年輕將領吸引到自己身邊,閒暇之餘經常到軍中與王剪、辛勝、楊端和、桓齒奇等人談心,順便了解軍情,一提及納捐取爵的事眾將領一致反對。
按照秦制,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所立軍功大小接受賞賜,即使是嬴氏宗室子弟也不例外,宗室未立軍功者也不得列於宗族的族譜,更不能擁有爵位。為此,商鞅制定了二十軍功爵位:第一為公士;第二為上造;第三為簪嫋;第四為不更;第五為大夫;第六為宮大夫;第七為公大夫;第八為公乘;第九為五大夫;第十為左庶長;第十一為右庶長;第十二為左更;第十三為中更;第十四為右更;第十五為少上造;第十六為大上造;第十七為駟車庶長;第十八為大庶長;第十九為關內侯;第二十為徹侯。同時,相應規定:每個立軍功的人都能夠在這種等級中佔有一定的位置,享有相應特權。如殺敵五個士兵可以役使五戶人口,取敵一個士兵首級能得良田一頃,宅九畝,賜爵一級。爵至五大夫可衣食三百戶的租稅,軍功特別傑出的可以達到六百戶乃至千戶食邑。
將領們一致認為實行納捐取爵破壞了軍功取爵制,助長了商人買官的惡習,致使許多士兵寧願回鄉經商也不願入伍殺敵,甚至有部分士兵中途退役,不利於軍中作戰。
嬴政聽後覺得十分有理,何況秦國正在逐步擴大殲滅東方六個諸侯國的戰爭,將士作戰不積極必定影響爭戰的順利進行。嬴政為了取悅將士,試政後第一次朝會便提出廢除納捐取爵的政令。呂不韋當然極為惱火,他不認為嬴政真的想廢黜納捐取爵這一政令,而認為嬴政是借題發揮找他的過失,並想借此敲山震虎,樹立王權的威信。呂不韋當然不能容忍嬴政這樣做,他首先站出來反對,說納捐取爵能夠緩解國庫虧空的壓力,所賣出的爵位也多是空頭爵銜,這一做法不僅與國無害,而且是斂錢的可行渠道,並舉出齊楚兩國也開始效法這一做法來說明不能廢黜。呂不韋這一帶頭反駁,他的親信大臣也紛紛說出不能廢黜的理由。眾大臣都懾於呂不韋在朝中的勢力,權衡利弊,認為嬴政尚不足以與呂不韋抗衡,都隨聲附和說納捐取爵的做法利大於弊,不能取消,至少現在還不能取消。只有尚書令昌平君擁護嬴政的主張,站出來和一些大臣就此事展開辯論。當然,還有部分大臣不表態,認為偏向哪一方都不利,於是以沉默的方式保持中立。最後是眾人不歡而散,嬴政也因為支援自己的人太少不能獨自作出立即廢黜的決定,只好把這事暫且放置不提,事實上等於許納捐取爵繼續有效。
嬴政第一次當著君臣的面與呂不韋鬧了不快,等於公開了自己對呂不韋的態度。儘管呂不韋勝了,但呂不韋仍不罷休,決定再找機會挫挫嬴政的銳氣。只有徹底拿倒嬴政,他今後才會服服帖帖地聽自己的,他的相位才會長久,他的遠大目標才可能實現。事隔不久,呂不韋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
當五國兵馬分五路進犯渭南的訊息傳到咸陽,呂不韋便放出口風,說病了。嬴政召叢集臣商討迎敵一事時,呂不韋也因病沒有參加,他的親信大臣當然明白呂不韋的用意,更加大肆渲染東方五國的合縱實力,一致聲稱必須是丞相呂不韋親自帶兵迎敵才能抗拒氣勢洶洶的五路兵馬,否則,咸陽可能危在旦夕。
嬴政從來也沒帶兵出征過,對東方各國的兵力狀況多是從軍情奏報中瞭解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知道東方各國任何一國的實力都不足與秦為敵,但幾國聯合縱難說了。在他記憶中,信陵君合縱打敗了秦軍對魏國的攻擊,也聽說平原君與信陵君合縱解除秦軍對邯鄲的圍困。僅這兩次足以證明合縱抗秦的實力,如今再次合縱,且是五路兵分頭殺來,並且是有勇有謀的趙國名將龐指揮,嬴政確實有些後怕,萬一秦軍受挫可能十年八年都不能再對外用兵,統一大業就將無限期延遲下去,先祖惠文王與昭襄王的悲劇又會在他身上重演。嬴政十分焦慮。
眾人退去,嬴政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裡,心裡真不是滋味,朝廷大臣雖多,關鍵時刻能夠為君王分憂解難之人實在微乎甚微,嬴政第一次真正理解君王稱自己為孤家寡人的含義。
嬴政正要起身離去,見尚書令昌平君又去而復返,知道他一定有什麼重要的事單獨奏報,便賜他坐下說話。
昌平君歉疚地說:“大王,臣剛才遲遲沒有發表個人見解實在有難言之隱。整個朝廷上下多是呂不韋的親信,臣正因為沒有依附於他才屢遭排擠,而臣又是楚國流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