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當願望大師【2】。
最聰明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願望“英明”。
老總聽明白了:人們事與願違時,總是埋怨事情,從沒想過是否是“願與事違”。
這樣,我們就推出了心靈太極第十三式“兩廂情願”。
它的宗旨就是使我們避免犯“願與事違”的錯誤【3】。
要“願與事合”。要使得我們的願望和現實真正達成成功的雙邊合作。
“兩廂情願”這一式具體操作,就是如何清理我們的“願望帳”。
老總問:清理願望,包括理想在內嗎?
我說: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好,更成功,這種根本慾望以及相連的理想,都不在清理範圍之內。
我們要清理的是那些與行動有關聯的具體願望。
當一個願望表現為我們想做什麼,對其有什麼期望時,就進入我們的清理範圍了。也就是說,我們要清理的是那些直接影響我們行動的願望,諸如計劃打算之類。
老總明白了:空想哪怕是上太陽涮火鍋,並沒有損失。具體想做什麼專案,就關乎成本了。
我接著講述了清理願望的具體步驟:
一、把你目前的願望一一羅列出來。
有的願望很明顯,譬如你已經打算做的事。有的願望潛在著,可能不久就要做,或者你對某件事已經有一種期待。無論何種,都要一一羅列出來。
二、將所有的願望按其“合理性”排列。
這是從合理性方面審查願望。
所謂合理性,就是指現實可能性。最合理最具備現實可能性的排第一位,其次排第二位。無論多少項,順序排下來。然後,從末位開始審查。如果其完全不合理,將其刪掉。還有不合理,再刪掉。這樣逐次末位淘汰,將不合理的專案刪除。
剩下都是“合理性”高的容易做成的專案。
三、將剩下的專案按“重要性”排列。
最重要的排第一位,順序排列下來。然後,審視最末位。如果沒有太重要的意義,就可以刪去。末二位末三位如果還可能刪,則再刪去。
第十三式:兩廂情願(2)
剩下的都是最重要和比較重要的專案。
四、把兩次“審計”剩下的專案按“合理性”與“重要性”雙重標準做一次排列。
最重要、最合理的排第一位,接著順序下來。
若重要性與合理性有所矛盾,兼顧著考慮。
最後,再審查一下末位可否淘汰。
淘汰完了,眼前的願望就是我們目前行動的出發點。
五、對已經刪定排列好的願望做高下適度的調整。
這些願望既“合理”又“重要”,是我們要去付之實踐的。但是,最後還可以對這一項項願望往高或往低調一下,以更合適。願望高,動力就大,但失敗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總之,願望及相關聯的目的、打算、計劃之類,其最佳表現就是發揮自己諸方資源的最大優勢。
“兩廂情願”這一式給了這位老總很大幫助。
也希望它為所有努力開拓生活的朋友帶來更廣的思路。當你有一天成為自如掌握自己願望的大師時,你的人生就會進入隨心所欲的自由狀態。
這一式的操作要領十分明確,就是從根本上變“一廂情願”的思維為“兩廂情願”的思維。
“兩廂情願”也有它更直截了當的名字:清理願望帳。
注【1】 願望是人人具有的根本慾望的具體化。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無限擴張的慾望,它們表現為對食色這樣基本的生命追求,還有對安全感、歸屬感、自尊、自我價值實現等方面的無止境追求。
人本能地希望佔有更多的生存資源與空間。然而,落實到現實中,每個人的慾望都受到現實的界定,而不可能無限擴張。這時,它就轉變為各種具體的願望。
願望是慾望的具體化。
慾望變為具體的願望,其一箇中介就是人的認知。
人是根據對客觀條件以及主觀能力的認知,才將自己的根本慾望變為一個個具體的願望的。
願望一旦形成,就是行為的出發點。
人有了願望,首先便有期待。
人有了願望,就會進一步形成各種目的與計劃。
注【2】 研究人類社會,我們會發現,一切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