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黴了。
一個個都被拿了錯過,一些被打死了,一些趕出了王府。
王府幾乎大換血,任何與韋氏有關係的下人都不準再留在府中。
盧氏自己沒有生育,對李顯的孩子們,也沒有偏頗,一視同仁。
哦,除了一個,就是李裹兒。
李裹兒是韋氏所生,盧氏恨屋及烏,十分厭惡李裹兒。
以前柳柊的生活就是現在李裹兒的生活。
柳柊的日子倒是好過了許多,下人們不敢再欺負他。
盧氏讓柳柊跟著王府其他公子一起學習。
而李顯這個時候也才想起了自己有個兒子,對柳柊多了兩分關注。
柳柊的處境更好了。
王府的日子挺平靜的。
李顯已經認命了,他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復位。
柳柊等王府公子也只是學的是普通的四書五經,像一些朝堂上的事宜,他們根本就解除不到。
轉眼十年過去,忽然一天,王府中來了一隊兵士,要將李顯一家接到洛陽。
原來武則天的年紀大了,很多人催著她立太子。
武則天便將剩下的兩個兒子都叫回洛陽,想從兒子和侄子中挑選出一個繼承自己的皇位。
柳柊的其他兄弟高興無比,若是李顯能夠成為皇帝,他們就是皇子了。
說不得也有機會登上那個位置。
柳柊心中呵呵。
皇位是李隆基的,跟他幾個兄長可沒有關係。
一家人喜氣洋洋地上京。
這一路上挺顛簸的,路上遭了不少罪。
李顯都病了,不得不放慢了行程。
等到他們一家到達洛陽的時候,武則天的另一個兒子李旦早已經來到了洛陽,已經在武則天這裡盡孝了。
李顯帶著王妃和幾個兒子進宮見武則天。
武則天的視線在李顯的病容上打轉一圈,又將他的幾個兒子打量了一圈。
柳柊站在最後面,偷偷打了個哈欠,表面做出一副恭敬的樣子。
武則天挑了挑眉頭。
她見過的人多去了,誰是真的恭敬誰害怕她誰又敷衍她,她一眼便能看出來。
李顯這個小兒子有些意思。
雖然對柳柊升起了一絲興趣,但武則天沒有表現出來,只與李顯說話,沒有理幾個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