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我夢想著自己有一天真的能成為飛行員。”
……
看,四年級有多麼神奇!
在四年級,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希望家長能把他們當作大孩子;
在四年級,孩子已經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煩惱;
在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在四年級,孩子需要有一個值得他們去追逐的夢;
……
由此看來,對於孩子來說,四年級不但神奇,而且重要,它是孩子思維、智力、身體的高速成長期,是孩子人生觀、世界觀的定型期,是孩子良好習慣、優良個性的形成期——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期!那麼,誰是引領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期最重要的人呢?
是老師?還是家長?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設計師”,人們一直以來都給予老師這個職業這樣一個崇高的稱號。但是,在這裡,我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孩子的成長,不能僅僅依賴教師的教育作用。帶領孩子順利度過四年級這一關鍵期——需要家長與老師積極而密切地配合。
小偉是我教過的一名四年級學生,他不愛說話、性格很內向,而且有點自卑,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積極性。為了使他的情況有所改變,我總會找機會鼓勵他上課回答問題、與同學們多交流,而且經常抓住機會表揚他。但一段時間過後,小偉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越來越自卑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一次家長會後,我聽到小偉的家長正在教育他:“你真是個笨蛋,我來給你開家長會,我都覺得丟人。”
是的,即使老師給孩子再多的表揚和鼓勵,但家長卻經常罵孩子是笨蛋,那老師所做的努力都會變成“無用功”,孩子也會給自己貼上“笨蛋”、“無可救藥”的標籤。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密切配合,如果一方鼓勵、一方貶低,一方表揚、一方責罵,那麼任何的積極教育措施都會毫無成效,孩子也會在矛盾的評價中找不到成長的正確方向。
另外,教師們雖然想把每一個孩子都教育好,但精力是有限的,他們照顧全班幾十個孩子,總會有顧及不到的地方。而與老師相比,家長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家長能夠很輕易地把握孩子情緒的變化、思想的波動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變化。
所以,在四年級這個關鍵期,家長對孩子的關注程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態度等,都將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決定他的未來,甚至決定他的一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年級,是孩子情感、情緒的突變期(1)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個性
四年級孩子的年齡一般是10歲左右,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正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
也正因如此,在四年級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崛起,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並不瞭解孩子心理的這一變化,仍然把四年級的孩子當作小孩子來看待,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會因得不到尊重而故意與父母作對。父母們不要認為孩子故意與你作對,只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為,其實在這背後隱藏著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層原因。
###今年上四年級了,是個學習很不錯的小男孩,而且與班主任老師的關係很好。但就是從今年起,###的媽媽一直在向老師抱怨:“這孩子這段時間也不知怎麼了,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而且還常常與我作對,我讓他向東,他就偏向西。”
後來,老師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與###談心:“最近老師看你情緒不好,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呀?”
###委屈地對老師說:“老師,不知為什麼,最近我的煩惱事很多。尤其當爸爸媽媽把我當小孩子一樣對待時,我就感覺特別的煩。我已經是大孩子了,餓了我自己會去找東西吃,冷了我自己知道加衣服……如果父母連這點小事都認為我做不好,我就會故意與父母作對,我希望他們能從我的行為中讀懂我的意思,理解我、尊重我……”
聽聽###的這些話,這哪像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能夠說出的話?然而這確實出自於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口中。
四年級,也就是10歲左右時,孩子將經歷一個情緒、情感突變期。正是因為自我意識的崛起,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孩子才會常常發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