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為自己是“一切為了工作”。

其實,他沒有正視的現實是:你不是一個人在工作!

與團隊的默契配合是很重要的,而且透過這個案例我們會發現,董逸凱看似對工作負責,實際上卻在工作中埋下了很多的隱患:他不應該在動手後花好多時間去修改,而應該想好了再動手,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總是返工。又或者,當你糾結於如何修改的時候,你的老闆已經看不下去,替你做決定了。

向老員工學習做事的細節(1)

他們不說“我以為”

很多年輕人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和一些老員工做著同樣的工作,但是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比老員工低。

有的老闆也許就會這樣解釋,公司提高對老員工的待遇,是感謝老員工多年來對公司的付出。

其實,這樣的說法未必經得起推敲。公司是追求利潤的地方,試想一個老員工如果不能夠創造價值,只是靠工作時間久就多拿工資,公司的成本無故增加,怎麼可能還有這樣的待遇?並且如果老員工不能跟隨公司發展的步伐,別說待遇上能有提高了,連續簽合同都未必行得通。那老員工為什麼在老闆眼中更有價值呢?

我們從行為細節上來看,老員工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