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福見狀,趕忙起身去扶仁福,道:“仁福姐姐快起來,姐姐會幫我們說話的。”
仁福見福金不說話,卻低聲哭著不願意起來,弄得惠福頓時不知所措。
福金看了看仁福略嫌平淡的臉龐,知道她要從百花叢中脫穎而出,著實有些困難,搖頭道:“我也幫不了你們,這次皇上親自來選人,我也做不了主。”
仁福哪知福金狀況,只以為她不願幫忙,便又道:“我也知道自己姿色無法與姐姐相比,但我實在不願伺候那些下人,姐姐幫幫我吧,讓我去伺候姐姐也行啊。”
福金聞言,也不由心中一動,自己在那繁英院也不過是一個高階宮女,雖然也能沾得皇上雨露,但還是得受韋妃約束,任她打罵。那西邊還有九個閣子呢,自己為什麼不能也掌管一個呢。
今日自己得抓緊機會,好好討好一下皇上,不然今日她若把閣子都賜了人,自己再想出頭可就難了。
仁福見福金不說話,以為有戲,趕忙道:“小妹願做牛做馬伺候姐姐,還請姐姐帶小妹一二。”
()
福金見這仁福也有些顏色和機靈勁,自己掌管一院後,少不得與其他人爭寵,也需要些可靠的人。扶起仁福,道:“妹妹不用客氣,若有機會,姐姐一定幫你,我們終歸是姐妹嘛。”
仁福聞言,這才稍稍放鬆了些。
二女略作梳洗,便聽得韋妃到來。福金雖有分庭抗禮之心,但此時尚無對抗之力,趕忙領著二人出來迎接韋妃。
舊宮諸女都已到齊,見韋妃到來,紛紛圍來見禮。
韋妃本是宮女出身,以前可沒幾個妃嬪看得起她,此番見眾女各個衣著破舊,神情憔悴,心裡也是暗自得意。但為了討好皇帝,還是令宮女把眾女先前的衣服拿來換了,妝扮一新,等待皇上來採摘。
天下篇 第七十七章 烈士陵園
揚在繁英院做了一陣子誘人晨練後,便直奔勤政殿上一些政事後,見已無人出奏,便給貼身太監富貴使了個眼色。
富貴雖然跟隨張揚時間不長,還做不到如指臂使,但用起來也頗順手了。當下會意,尖著嗓子喊道:“百官有事出奏,無事退朝。”
這是保留自前朝的一個程式,往常富貴這一嗓子便宣告早朝結束了。眾臣有非得皇上親自處理的急事、要事的,在早朝開始之時便會都奏了,到的最後基本都是六部可以自行處理的了,也沒人願意再耽擱眾人。
張揚正準備起身回宮時,工部尚書張叔夜卻出列奏道:“京城西郊的烈士陵園已然修成,皇上是否前往視察?”
烈士陵園是張揚為籠絡軍心出的一招,分為地方和京師兩級,與軍功掛鉤,只有立一等功者方能入葬京師烈士陵園。烈士家屬也享有一系列朝廷的優惠政策,未成年子女還有補貼。
這樣一來便解決了戰士的後顧之憂,也不用英雄流血家屬流淚,此舉無疑會使軍中英勇之士大增,張揚在軍中的地位也將進一步鞏固。
而且皇帝每年會定期去京師陵園祭拜,在古代皇帝可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能享受到皇帝祭拜的,只有天地宗親。京師烈士陵園也享受了這樣的待遇,無形中便與太廟比肩了,入葬京師烈士陵園也就成了足以光耀門楣地殊榮了。
張揚初時提出祭拜事宜時。文武百官頓時對立起來。文臣們紛紛大叫著與禮不合,武臣則不住口的稱讚皇帝英明。
畢竟文臣做出再大貢獻,想受當代皇帝一拜都很難,更不用說受歷代皇帝祭拜了。可如今一些甚至可能大字不識一個的軍漢卻能做到這一點,不能不讓他們心理不平衡,阻撓自然也是必然的。
尤其文臣基本都是士族出身。平日過慣了高人一等的生活,對“士農工商”的排位自是十分維護。對於這種挑釁社會等級地事情自然是抱著極大的警惕,尤其讓他們無法容忍的是讓只知舞刀弄槍的軍漢排在他們之上。
武臣對這些提高軍士地位的舉措自然是極力贊成,尤其作為一軍之將更是比普通軍士更容易獲得一等功,想想死後還能被每代皇帝祭拜便都恨不得都去戰場取些功勞了。
張揚也想到會有阻撓,可沒想到文臣會竭力反對,引經據典,之乎者也弄出一大堆理由。
本來朝中大佬都是梁山的老臣。又都帶過兵,每人都有一等功在身,他們對此事也是樂觀其成的。按理張揚此議應該是可以順利透過,可七部尚書見自己手下的酸儒老臣都聲嘶力竭地反對,也不得不謹言慎行起來。而在朝武將魯智深又不善機辯,一時反而是反對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