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德與一干殷商遺民在王縣丞與張縣尉的招待之下,又好好地享受了一頓豐盛到令他們頭皮發麻的晚宴。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食物居然會有這麼多的花樣,這麼多的烹飪手段,就連滋味也快要讓自己的舌頭忙不過來。
而且還給出他們這些殷商遺民,每人都製作了幾套衣物,既有純棉的,自然也少不了絲綢面料的。
這些新衣,自然是大明的衣著款式,當他們都換上了這種華貴而又舒適的衣物,不再感受到那粗麻與獸皮與面板摩擦的粗糙感。
特別是絲綢那種絲滑無比的手感,更是讓一幫糙老爺們不時就會下意識地摸摸自己的胸襟,又或者是衣袖。
好在王縣丞與那張縣尉可是常二郎身邊最為親密的戰友,提前就得到了叮囑,自然不會嘲笑這些猶如土老冒一般的殷商遺民。
而是帶著他們夜遊上海縣,好讓他們能夠欣賞到大明上海縣城的繁華。
等到他們出了宅院的那一瞬間,看著那碼頭上,以及港口外街市之上那密密麻麻的燈火,甚至讓那原本應該漆黑的夜空都多上了一絲色彩。
直接就將他們震撼到無以復加,走行在那已經完全硬化的街道路面上。
道路兩側,都有著排水溝渠,街道上顯得那樣的乾淨而又整潔,
看到了,處處都是燈火通明,那一個個亮著燈火的商鋪,沿街叫賣的販夫走卒,還有那些提著燈籠遊蕩的年輕人,打著傘,彼此依偎的小年輕。
還有各種各樣的燒烤美食,讓香味撲鼻而來,誘人食慾大動,更看到了那些高大的駿馬打著那種漂亮的四輪甚至是六輪的馬車在街道上馳行。
他們甚至還特地上了一輛班車,沿著上海縣的一環路逛蕩了一圈,最後更是將他們拉到了那座黃浦江大橋之上。
迎著江上的風,俯首打量著那距離橋面足足有十數丈的江水從橋下奔騰而過。
而那延綿黃浦江兩岸那十數里的燈火,看得他們一干人全部都目瞪口呆,久久都回不過神來。
。。。
轟隆隆,轟隆隆……伴隨著那蒸汽機車的轟鳴之聲,老朱、李善長與湯和等人皆盡坐在車廂之中。
此刻,外面正有錦衣衛在策馬飛馳,可是那種全力賓士的速度,終究不能持久,漸漸地就被那彷彿永遠也不知道疲倦的蒸汽機車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打量著這一節足可以坐下一二百號人的長長的車廂,聽著常二郎的介紹,這是在前些日子,剛剛研發出來的最新樣車。
隨著傳動裝置得到了結構性的改良之後,令這輛蒸汽機車不論是載重,還是時速,又再一次地拔高了一個臺階。
現如今,這個蒸汽機車的車頭,可以拉上大約五節這樣滿載乘員的車廂,仍舊可以維持每個時辰七十到八十里的速度飛馳。
說到了這,常二郎忍不住有些遺憾地拍了拍跟前的小桌子道。“可惜,還沒達到我的要求……”
話音未落,就聽到了跟前一聲脆響,卻是那湯和瞪起了眼珠子。
“你小子知道不知道你都在說些什麼,這麼個東西,能拉五節,那可就是六百來號人,每個時辰能七、八十里,那麼一天一夜下來,足可跑上近千里路途。”
“結果你小子居然還在這裡這麼矯情地告訴老夫,你還不滿意?”
旁邊那位特別熱愛這些鋼鐵機械的朱棣趕緊插嘴解釋道。
“湯叔叔,您是不知道,常二哥發明出這蒸汽機車,至今也不過數年光景,最初的蒸汽機車,也就只能拉著千斤重的東西在這鐵軌上跑。
一個時辰怕也不到二十里地,可是現如今,卻能夠拉到數十萬斤的重物,一個時辰飛奔近八十里。”
“……數年?!”一旁的李善長看著自己所乘坐的這龐然大物,再看看外面那飛快被甩在身後的風景,此刻,他當真很想要吐上一句槽。
如此神奇造物,簡直堪稱巧奪天工,結果,居然只要了短短數年當景。
就能夠只需要煤炭和水,就能夠拖拽著數十萬斤的重物,跑得如此之快。
一旁沉默良久的老朱,看向常二郎,和顏悅色地問道。
“賢婿啊,那依你之見,這蒸汽機車,什麼時候才能夠到達你的理想狀態?”
這話讓常二郎陷入了沉思當中,現如今的蒸汽機車,已經開始應用蒸汽兩次膨脹原理,創造了復脹式機車。
正是有了這個前提作為基礎,常二郎覺得還能夠再把蒸汽機的功率繼續往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