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二哥,常二哥,我爹已經到了,快快帶我過去,我爹這一趟過來,我也總算是可以跟他好好的交流一番了。”
聽聞了親爹已至,也不知道在哪裡浪的朱棣終於趕了回來,扯著常二郎就要往後宅裡闖。
“你急什麼,你莫非是現在就想要跟你爹說你想要前往那九州島永鎮扶桑之事?”
“那是當然。”朱棣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點了點頭答道。
聽得此言,常二郎趕緊把朱棣一把扯到了一旁,然後壓低聲音說道。
“不不不,我說殿下,你現在可千萬不要著急。”
朱棣可不樂意了,梗起脖子就很不樂意地道。
“我怎麼能不急,我現如今都已多大的年紀了,如今我大明四海昇平,我要是再不加把勁,難道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建功立業,而自己就當著一個混吃等死,碌碌無為的王爺不成?”
朱棣這話可不僅僅只是抱怨,畢竟他自打懂事開始,就渴望著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一直不甘平庸。
苦練武藝,苦讀兵法,虛心地向他的老丈人徐達請教著各種指揮技戰術。
就是希望有機會在沙場之中揚自己的威名,更渴望能夠青史留名。
而不僅僅只是在史書之上,留下了一個簡簡單單名字的王爺。
常二郎趕緊壓低嗓音,給朱棣解釋道。
“今日我接待陛下之時,已經跟他聊到了一些事情,現在你爹正一個頭兩個大,這個時候你去提出這個要求,怕是隻會壞了你爹的心情。”
“若是殿下你能信得過我,不如跟我打一打配合,把這事交到我手上,你來配合我如何?”
“你跟我爹都聊啥了,怎麼就能跟我的事扯上關係?”朱棣一臉懵逼地看向跟前的常二郎。
常二郎有些無奈地便將自己今天跟老朱深入交流的那些宗室制度問題跟那朱棣深入交流了一番。
結果,朱棣也生生被常老二給計算出來的那個宗室人數給整到無以復加。
愣愣地看著自己因為計算而完全伸展開來的手指頭,忍不住下意識地打了個寒戰。
“這,這怎麼可能有那麼多……”
“你爹都已經拿筆算過了,已經確認肯定會有那麼多的宗室人口,難道我還有誑騙你不成?”
朱棣這才恍然大悟。
“難怪……難怪宋朝的宗室制度會是那個樣子,原來是擔心這個問題。”
“所以,現在,等你爹先斟酌斟酌,到時候,再把你的事給往他跟前一捅。”
“那麼至少你爹就會意識到有一種解決的辦法,例如,敢永鎮扶桑者稱王,可世襲罔替……”
朱棣咂巴著嘴,轉過了頭來,看向站在身邊那笑得甚是陰險的常老二,這廝這話雖然說得讓朱棣心花怒放。
可是又覺得這廝著實是太壞了,不,應該說是心太髒了,居然敢算計自己親愛的父皇。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的王爵若是能夠世襲罔替,那麼自己那幫子沒什麼本事,成天就知道混吃等死的弟弟們看到了這一幕,想必會羨慕到要死要活才對。
“好好好那可就這麼說定了……”
“當然。”常二郎笑呵呵地拍著胸口保證道。
其實對於常二郎而言,老朱倘若是能夠同意自己的獻言,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只要你老朱敢把兒子分封到那些中原以外的地方去。由著他們去開疆拓土。
那麼,大明帝國的疆域,將會得到極大的擴張,如此一來,至少大明在一二百年的時間內,不必再擔心糧食問題。
更何況常老二現如今正在大力提倡工商業,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因為土地是有限的,所以,那些沒有土地的老百姓又該怎麼辦,是放任他們成為不安定份子,還是建設更多的工廠來容留他們,讓他們為大明創造財富並養活他們一家老小……
再說了現如今,常二郎還有一招殺手鐧還沒有用出來,那就是那些來自於新大陸的糧食作物,的確能夠讓大明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
倘若這三個政策都能夠順利地推廣和實施下去。再加上大明的科學技術以及軍事火藥武器化和機械化的發展。
別說一二百年,三五百年之內,熬到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工業革命,都不會有糧食缺乏的問題。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帝國永垂不朽,指不定就可以成為現實,而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
老朱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