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嘛,常二郎覺得,給這小子出主意不是不行。
但重要的是,要讓他意識到,海運的好處,到底有多大。
不過這還不夠,還得多拿出點東西和手段,讓朝廷也怦然心動才是。
不對,朝廷裡邊許多的官吏,眼珠子盯的可不是怎麼減少費用和損耗。
而是怎麼才能夠在這裡邊上下其手,多撈一筆。
所以自己要做的,應該是讓老朱這位大明天子怦然心動。
“如果是依常某個人的想法而言,我覺得這很不妥當。”
看到常二郎終於開口說正經事,朱老四也不再敢玩笑,同樣也表情十分嚴肅地反問為何這麼說。
“其一,不論是那強盛一時的大唐,還是那前元,都是前朝,他們的做法,有他們那個時代的侷限性。”
“甚至可以說,他們是不得已才會那麼去做。”
“如今之大明,距離那大唐初年,已有數百載,便是前元之初,也將近百年之期。”
“這麼多年以來,我大明不論是車馬舟船,都發展極快,便是連道路交通,也同樣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為何還要規規矩矩的依照那過去的老規矩去做事?”
“何況,自古以來,行軍作戰,倘若皆是在陸地之上,運糧一石往千里之外,連同損耗,再加上民夫、畜力的消耗,往往一石十不存一。”
這話,讓自幼便渴望能夠領軍作戰,熟知兵書,又得岳父徐達親自教導,深知軍旅諸務朱老四不得不黯然點頭。
這很正常,而且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總不能讓那些民夫和牛馬餓著肚子給前線送糧食吧?
所以,他們的消耗,自然也要計算在內。
而且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陸路運輸,真的很慢,哪怕是用車船運輸,一日也不過數十里路,千里之程,一個月能到,那都算得上是牛逼的。
所以,一般而言,都會先看看作戰的地方是在哪裡,然後近就先擇一主要的糧產地,從那裡運輸過去。
不然,單單是從長江邊上的京師,運往那山東威海衛一帶,呵呵……
可是北方的產糧大省,也多是集中在腹地,運到那裡,同樣也是千里之距。
“可是,不按老規矩做事,難道常二哥你這裡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糧草的損耗?”
看著跟前的常二郎一臉淡定,朱棣忍不住又吐了句槽。
“哪怕是能夠讓運輸千里的糧草的損耗,少上一到兩成,那也絕對是大功勞一件。”
“才一到兩成,殿下你這也太小瞧我了。”
常二郎瞥了眼朱棣,抬手朝著門口的常威招呼了一聲。
“趕緊弄點吃的過來,我肚子餓了,對了殿下你要不乾脆也在這裡吃點?”
朱棣聽到了前面一句話,心肝頓時不爭氣地急跳了好幾下。
看來,這位足智多謀的五妹夫果然有好辦法,嘿嘿嘿,朱棣屁股挪了挪,讓自己坐得更穩當之後,理所當然地點了點腦袋。
“當然沒問題,常二哥你要不把決定的辦法說出來,我今日就不走了。”
“呵呵,放心好了,區區小事,既然你叫我一聲常二哥,我如果不能幫你把這事給辦妥妥貼貼的,怎麼好意思面對你妹。”
“……常二哥,咱們兄弟之間,就不能有點情份嗎?”
朱棣臉色有些發黑,總覺得常二哥張口閉口一個你妹又一個你妹的,讓人很不舒服。
“好好好,下次換個說法……”常二郎嘿嘿一樂,沒把朱老四的吐槽放在心上,大不了下次說你妹子,或者是你五妹總可以吧?
人嘛,就要懂得變通,這條路被堵了,那就換一條,就像地球是圓的,老子從這條路到不了京師換一條總能到。
就像那千里運送糧草一般,唉……只可惜,現如今,自己的蒸汽機,樣品這才剛剛鼓搗出來。
都還沒時間帶姐夫哥朱標,還有跟前的朱老四去欣賞。
還有那水泥官道,如今也才剛剛將那大半個江南鋪遍,還不能四通八達,遍佈整個大明。
還有自己構想中的鐵路,現如今,許許多多的科技樹,前期的科技點其實都已經被點亮了。
可就是他孃的缺人才,缺能工巧匠,缺大量的礦產,各種東西都很缺啊。
常二郎一聲長嘆還沒結束,那邊的常威已然提著食盒趕了過來。
因為這個點不是飯點,所以,沒有什麼準備的常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