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9章 松江府那裡到底發生了何事?

朱元璋正在忙碌著公務,此刻,跟前的案几上,擺著不少那些內閣成員已經先審議的公文、奏摺。

而他,會先看上一遍公文,再看一看那些內閣成員的建議,然後自己再最後定論,敲定應該如何解決問題,或者是怎麼實施。

從那解決了胡維庸,之後又取締了中書省之後的那一段日子。

哪怕是像朱元璋這種精力旺盛到令人恐懼的bUG級超人,也同樣被折騰得不輕。

畢竟那段日子,數不清的奏摺、公文,他都要一份份的看,然後去梳理,之後去考慮解決的辦法。

可以說,每天起的比雞還早,睡得比貓還晚,就連尿個尿都要快擠不出時間來。

好在,常二郎這小子,啊不對,是好大兒朱標,給自己獻上了建立內閣這一良策之後。

隨著這內閣逐漸成形,工作都走上了正軌。老朱終於感覺,自己的小日子,開始變得愜意起來。

畢竟有了那麼多個腦子替自己分擔,而且還不時可以叫他們過來當面詢問他們的構想與思路,同樣也能夠給予自己不少靈感。

每天,看著這幫內閣成員,在自己的鞭策與監督之下,正在飛速的成長起來。

未來在適合的某一天,隨便放出去一個,都必定可以成為獨擋一面的幹才。

畢竟他們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工作,他們的言行舉止,性格特徵,自然是被自己摸得一清二楚,不留半點秘密。

另外就是,自打大明進行了科舉制度改革以來,著實讓老朱感受到了新制度的新氣象。

過去的科舉強省,由於他們強悍的科舉能力,使得朝廷選材的渠道:科舉取士,被這些科舉強省的進士們佔據了整個朝廷大部份的位置,一旦天時日久,必然會形成一股強大到足以左右朝堂的力量。

這絕對不是上位者願意看到的,至少老朱強烈表示反對。

一開始,搞出了一個南北榜之後,雖然錄取了一些北方的才俊,但是,老朱還是看到了南方科舉大省的強勢。

雖然北方科舉弱,或同樣北方也有科舉強省,例如山東、山西、河南之地,幾乎將那北方科舉的名額盡數瓜分掉。

而南方,自然就是直隸、江西、江浙等地,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名額。

好在,敢於破除陳規陋習的老朱,在看到了這個情況之後,毫不猶豫地決定對科舉制度推行更大的改革。

那就是所有的省份,都必須要有科舉取士中舉的名額。

而且還必須是三代都在原籍的考生,並且禁止科舉強省計程車子流竄到其他省份去霸佔當地的名額。

不出老朱的預料,這次改革剛剛才提出來,就在朝中受到了極大的阻力。

特別是那幾個科舉強省省籍官吏的反對最為強烈,可以用哭天搶地來形容。

這說明什麼,不就說明,此策能夠真正地打破他們對於科舉取士的壟斷。

老朱作為開局一個碗,一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老司機,豈會害怕這點阻力。

甚至是接連罷免了多位尚書、侍郎以及諸多朝臣之後,這才艱難地將這新科舉制度推行了下去。

效果嘛,自然是顯而易見得很,雖然其他省份的科舉學子,興許在考試方面,完敗於那些科舉大省、強省。

但是你不能說其他省份就沒有才俊,就沒有能臣幹吏的種子。

那次科舉之後,不少偏遠省份的才俊,也都進入了老朱的視線。

並且其中,還真有不少的實幹之才,現如今,也都已經委任其實務。

都正在大明的全國各地紮紮實實地干政務。

眼看著大明帝國越來越繁榮富強,老百姓們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而北方,那些元蒙殘餘卻還在虎視眈眈,不過,老朱相信,用不了太長的時間。

等到大明的火器部隊規模足夠,整訓完畢,從那一天開始,就將會吹向元蒙殘部的末日號角。

現在藍玉正在那耽羅島上訓練火槍騎兵,這位大明的猛將,已然多次上奏,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允許他率軍出戰。

總覺得他率領那些槍騎兵精銳呆在那鳥也拉屎的島上,就是浪費青春與生命。

老朱根本就沒搭理,也不能說沒搭理,而是好言好語地嘉許了藍玉的練兵功勞。

並且寬慰他,且先忍耐一段時間,等解決了那扶桑島國上的亂臣賊子,扶那徐行悟登基為王之後。

自己會允許他率領這支從來沒有過的新式兵種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