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你怎麼不直接大嘴巴抽過去?

緩緩地走在那寬度與水泥官道完美一致的水泥磚石結構,並用上了粗大的鋼索牽拉,以維持橋樑的斜拉橋橋上。

此刻,水泥路面,正在進行著最後的鋪裝。

為了保證橋下能夠通行各色船隻,橋樑底部與河道水面的直線距離,達到了兩丈又六尺。

也就是八米的高度,主要還是因為現如今是冬季枯水期,如果等到了汛期的時候,水面還會上升一米多的樣子。

而兩丈的高度,對於這條不屬於主要航道的河而言,已經足夠所有的船隻往來通行。

至於黃浦江上的大橋建設之時,光是距離江面的高度,那至少要往六丈往上。

畢竟現如今上海車船製造廠的那些船隻的高度可不低。

所以,為了保證黃浦江,以及以後吳淞江的通暢,橋樑就不能阻撓船隻的往來通行才成。

只可惜,現如今,雖然上海鋼鐵廠的鋼鐵製品的質量越來越精良。

但是距離製造出蒸汽機這玩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所以,現如今,常二郎也只能繼續在帆船技術的革新上繼續深挖狠挖。

反正現如今,新式快速帆船已經證明了它們優異的適航性。

現如今,三千料以及五千料的快速帆船的建造工作正在加班加點。

在不久的將來,憑藉著現如今的航海技術以及條件,橫渡太平洋完全沒有問題。

等到從新大陸那邊搞來了玉米、土豆、蕃薯等一系列的糧食作物之後。

大明帝國的皇帝只要能夠切實推行這些糧食作物的種植。

大明將會再難有缺糧之患,隨著人口的增長,常二郎覺得,開發東北地區,以及進一步拓展交趾地區。

將會成為大明帝國在並不久遠的將來的土地資源開發新趨勢。

站在這橋上,感受著那帶著溼意的寒風撲面而來,常二郎的內心此刻是一片火熱。

這在常二郎的眼中,並不高大,也不雄偉壯麗的斜拉橋。

在廣大上海縣的老百姓心目中,已經是誇張到了極點的建築物。

畢竟,上海縣的縣城城牆,都還沒有這座斜拉橋與那中承式橋高大。

這簡直就是兩座巍峨到令人震撼的巨物,時時刻刻地提醒著這些上海縣的老百姓。

以及那些前來上海縣進行各種貿易的天南地北的商賈們。

上海的與眾不同和日新月異,是他們一輩子都難得一見的美景。

就像現在,吳大掌櫃,正坐在四輪馬車裡邊,正好沿河向黃浦江的方向而去。

此刻,他同樣看到了這兩座規模已經超出了其認知的橋樑。

當即就趕緊叫停了馬車,鑽出了這溫暖如春的四輪馬車之後。

吳大掌櫃眺望著那距離他不十數丈外的斜拉橋,內心滿是震撼。

“老十三,這橋,難道也是水泥製作的?”

“大哥英明,小弟可是聽聞,這些橋樑的設計,正是出自那位上海縣縣尊常二郎之手。”

“而且這兩座橋樑,據說只是為了今年秋後準備動工的黃浦江大橋而搞出來的試驗樣橋而已。”

“這常二郎當真是……真是奇才啊。”

吳大掌櫃難以置信地搖了搖腦袋,目光審視著那斜拉橋上,那一根根粗大到快有他胳膊粗細的鐵索。

不禁好奇地上前打量,這才確信眼見為實。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到了身邊的吳十三一聲輕咦。

“大哥,您看那邊那位,那就是上海縣令常二郎常升……”

聽得此言,吳大掌櫃心裡邊頓時打了個突,下意識地抬起了頭來看過去。

就看到了一位高大英偉的年輕人,此刻正立身邊橋邊,負手而立。

不時抬起一隻手在那裡向著遠處那座造型很是奇怪的橋指指點點。

那座橋的模樣,在吳大掌櫃看起來,著實怪異得緊。

就像是有一道彎月橫架在河面,然後又在彎月的中部,拉出了一條橫線橫跨河面的中承式橋。

而且那座橋,似乎所使用的鋼鐵總量,倒是沒有這座斜拉橋多。

拍著跟前的這根鋼索,吳大掌櫃連連搖頭不已,這麼多的精鐵料子。

若是能夠滿滿一船運往倭國,怎麼也能夠值上好幾萬兩白銀。

而在上海這裡,居然被用來造橋,實在是太過暴斂天物了點。

“大哥,咱們要不要過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