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才坐了回去的朱標又騰身而起,而李文忠已然搶先一步將那份鴿信捏到了手中。
攤開掃了幾眼,李文忠便朝著朱標言道。
“有一股大約兩三千人的倭寇,已經在子夜之前,於沙川堡一帶海灘登陸。”
“目前正在朝著正東方向快速行軍……”
“另外,還有規模極大的船隊,正經由沙川堡外的海面,繼續向北,很有可能是前往入海口。”
朱標聽聞此言,便快步來到了一旁之後,抄起了幾個白色的旗幟。
將它們插到了沙盤之上,然後從沙川堡的方向,又向前延伸。
很快,那些倭寇步卒與艦隊的動向,就清晰而又直觀地顯現在他們這對錶兄弟眼中。
“厲害,著實厲害啊……”李文忠看著沙盤,又打量著那份來自於沙川堡的情報,喃喃地低聲讚歎道。
“表兄在說此物?”朱標忍不住指了指跟前的沙盤好奇地問道。
“不僅僅是這沙盤,還有此物……”
李文忠搖了搖頭,揚起了手中的那份情報。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現如今,那些倭寇的一舉一動,全部都被我們掌握。”
“對方這才剛剛登岸,數十里外的我們,便已經盡知,如此一來,這樣的仗,實在是……”
此刻,李文忠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形容這樣的作戰模式。
“倘若日後我大明精銳與敵作戰,皆能如此,臣實在是想不出來,敵方還能夠有何勝算。”
這話讓朱標也不得不點頭承認,自己一位軍事淺白,都覺得敵人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而自己甚至可以提前佈置各種應對,這要是換上像表兄這樣的名將。
當真不知道,未來大明精銳征戰四方之時,除非是輕敵大意,不然,根本就沒有輸的機會。
。。。
常二郎與那朱棣,二人此刻已然登上了戰艦。
二人就站在那艘兩千料的風帆戰艦之上,此刻,朱老四就像是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般。
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這裡摸一把,那裡蹭一下。
甚至就連那些安放在炮位中的火炮,他也要去擼上兩把。
彷彿不如此,不足以表達他對於這一艘風帆戰艦的喜愛。
“那天我見到這樣的舟船,覺得頗為巨大,沒想到,登船之後,才知道,比我想象中還要大上幾分。”
“這麼堅固的戰艦,又有此等攻堅利器,而且還有那極快的速度。
難怪那些倭寇哪怕是甘冒奇險,也想要奪取。”
一旁的常二郎,等著那朱棣興奮勁稍稍平息,這才不緊不慢地道。
“殿下英明,不過,這已經不是最大的快速帆船了。”
“那邊的車船製造廠裡邊。目前正有一艘三千料,一艘四千料的快速帆船正在製造。”
“等到來年,若是殿下能夠有機會過來,就能夠看到它們的英姿了。”
“四千料?那豈不是說,要比這一艘,足足要大上一倍?!”
朱棣聽聞此言,忍不住誇張地低呼了一聲道。
看到常二郎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點了點頭,大手一拍船舷,衝自己洋洋得意地道。
“四千料,那也還不是終點,我的目標是,組建一支由三艘五千料,五到六艘三千料的快速帆船組成的艦隊。”
聽到常二郎這沒邊沒譜的話,朱棣突然覺得這廝怎麼那麼不靠譜。
可是,內心又忍不住有些怦然心動,趕緊追問道。
“你組建如此之規模的艦隊,到底想要做什麼?”
“去那倭國,哦不,是去那扶桑國,把屬於我大明的金山銀海運回來。”
“又或者南下,去南方諸多大島,把我們大明那物美價廉的布匹、瓷器等等拿去那邊。
貿易,再將將那些價比黃金的香料運回來……”
“又或者,帶著艦隊,先向北沿海岸而行,然後向東航行月餘。
便可以抵達那足有我大明一般大小的殷商大陸,那裡有畝產數千斤的主糧……”
“你,你先等會,什麼是殷商大陸?”
此刻,站在常二郎跟前的朱棣,已經不覺得這貨是在吹牛逼,而是在吹藍鯨了。
可是,那種該死的心動感,讓朱棣兩頰漸紅,氣喘如牛。
常二郎那正經的表情,真摯的眼神,就像是在告訴自己,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