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您老人家對此可有什麼風聞?”
一旁自有內閣成員湊向李善長好奇地相問道。
李善長斜瞥了眼這位內閣成員,心裡邊卻相當的不爽。
雖然自己已經處於半退休的狀態,可是卻時時受天子相召入宮奏對。
現如今,已經沒了宰相,自己這位曾經擔任過宰相,卻還能夠活蹦亂跳並且被天子授予太師的老司機。
在天下文武百官的眼中,仍舊是陛下身邊第一人。
作為追隨陛下數十載的老人,怎麼可能跟這些新近入閣的傢伙一般呢?
李善長翻了翻眼皮,一副老謀深算的表情輕聲說道。
“十有八九,怕是與那扶桑國的金山銀海有莫大的干係……”
“具體是什麼,除非陛下恩准,不然,爾等就算知曉,那也只是禍端,絕非好事。”
聽到了這位老司機如此說話,一干內閣成員亦不由得心頭一凜。
畢竟大家都很清楚陛下是什麼樣的脾氣,朝著李善長感激地一禮之後,都老老實實地幹起了各自的公務不再胡思亂想。
那些宦官也頗有眼色,眼看天色漸晚,識趣地又送來了一些茶點以供這些內閣成員果腹。
李善長亦是暗鬆了口氣,好在方才自己離陛下父子最近,支愣起了耳朵偷聽到了隻言片語,拿來糊弄這些官場後輩自已足夠。
吃著小點心,呷著茶水,不時回頭瞥一眼那對父子。
直到此刻,陛下的表情仍舊是不見喜怒,可越是如此,李善長就越發地知曉,怕是這件事情,遠比自己想的還要重要。
畢竟陛下的秉性,他李某人還是略知一二的。
不過還好,現如今,自己也就只是閒散的太師兼在內閣參政議政的幫閒而已。
做決策這等事,也輪不到自己來操心。
“百室,吃好了沒有,趕緊過來,咱這裡有點東西,要跟你好好聊聊,其餘諸位卿家,你們都先回去吧。”
“啊,這……”李善長口中的糕點尚未嚥下,就聽到了陛下的高聲吩咐。
而跟前這幾位內閣成員,一個二人都面露慶幸之色,剛剛咬了一口的糕點趕緊捏在手中,上前辭行而去。
沒辦法,老朱這位大明天子是出了名的節儉,之前就有人吃糕點嫌難吃,吃了一半就不動了。
結果老朱居然親自上前詢問他為何不吃,並且還訓訴這位內閣成員不知勤儉。
。。。
“敢問上位,具體是何事由?”
李善長先是朝著太子朱標頷首之後,這才滿臉疑惑地朝著朱元璋問道。
此刻,老朱已然信手就將那本親兒子與女婿的對答原稿給收到了身後,朝著李善長頷首一笑,這才娓娓道來。
“你也知道,太子在那蘇州府上海縣平定了一場倭亂,並解救下了那位扶桑國王子行悟……”
扶桑國王子感激涕零,獻上了那扶桑國的金山銀海寶藏,以懇請大明為其光復社稷。
總之,老朱話裡話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的好大兒朱標乾的。
聽得那朱標這位正主有些坐立不安,雖然自己的臉皮厚度已經在親爹與二舅子常升的反覆磨練之下,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可是像親爹這般王婆賣瓜,實在是讓自己還是有那麼一點小尷尬。
不過好在,對面也是個老司機,李善長笑眯眯地頷首附和不已,甚至那慈祥中透著讚許的目光,看得朱標渾身都不自在。
但問題此事又事涉自己事關重大,朱標只能繼續硬起頭皮坐在原地等著話題目的開展。
原本是二舅子常升提出來的建議,可到了親爹老朱的口中。
則變成了他這位太子爺英明神武,智計百出,深謀遠慮。
連錢都還沒摸到手,就已經開始考慮大明王朝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以及遠景規劃。
聽得分外不適的朱標甚至有種按捺不住想要替二舅子亮一亮名號的想法。
卻被老爹眼珠子給瞪住,又考慮到二舅子那種低調做人做事,不慕虛名的高貴品格。
朱標最終只能臊眉搭眼地繼續將這個功勞,恬不知恥地接在了自己的手中。
跟前的李善長一開始還有些不以為然,可是隨著老朱講述起了利用銀行來解決大明超量金銀瘋狂流入的問題。
下意識地就扭頭看向身邊的太子朱標,那眼神,就彷彿像是第一次認識這位太子一般。
能夠想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