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黃浦江上的巨大豐碑

銀行剛一開業,第一筆貸款大單,就是上海水泥廠。

貸款三萬兩,用途就是用來擴張產能,還有就是用於常州水泥廠的建設。

畢竟水泥這種建築材料,自然是就近取材就近生產,最為物美價廉。

更何況現如今隨著上海縣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導致了上海水泥廠的水泥供不應求。

而且還有大量的產能需要向外輸出,畢竟琉球群島,還有北邊的耽羅島,對馬島等地方,都是水泥需求大戶。

更別提南邊的臺灣島,同樣也需要優良的港口以及碼頭。

所以擴張產能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不過即便上海水泥廠後邊的大老闆也是常二郎,但是該走的程式也還是要走。

貸款稽核程式一絲不苟,絕對不會有人徇私。

因為這間銀行裡邊,李文忠、藍玉、徐達等好幾家股東都派來了自家的財務人員在這裡坐鎮監督。

他們只負責監督銀行是否有違規違紀行為,但不得干涉銀行的各項日常工作。

常二郎一開始就告訴了李景隆這幫老兄弟,人多主意雜,幹不好事業,所以,想要參股,想要監督,都沒有問題。

但是銀行業務的負責人只能有一位,其餘股東不得干涉。

不過好在之前在其他行業,也有過了類似的合作,所以大夥倒也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

除了上海水泥廠,上海食品廠,以及上海鋼鐵廠這些直接開始申請貸款的上海企業之外。

居然還有不少外地來到這上海縣做生意的外地商賈前來打聽那貸款該怎麼辦理手續,需要哪些東西作為質押。

也還有不少人前來打聽存款業務如何收費,甚至還有好事者,當場就掏兜,存上幾兩銀子,換幾張銀票來看個新鮮熱鬧。

雖然開業當日,大業務一筆也沒有做成,但是好歹整個銀行網點內熱鬧非凡。

而且門口大量的傳單也被那些前來湊熱鬧的商戶們領走,都想要仔細瞧瞧這上海工商業銀行到底如何。

。。。

參加完了這工商業銀行的典禮,常二郎就馬不停蹄地率領著一干上海縣屬官,趕往下一處地方進行調研。

他們沿著那黃埔江東岸疾行,很快就看到了一條橫臥在黃浦江上,高出江面超過四丈的大橋。

而在大橋的兩頭,兩座高高的索架直刺天穹,其高度,已然超過了整個上海縣所有的建築物。

哪怕是那些黃浦江沿岸林立的高大煙囪,也都才到這索架的三分之二高度。

饒是那些上海縣官吏之前也有過來巡視過,可是今日看到那已經完全拆掉了的手腳架的黃浦江大橋,內心仍舊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震撼。

“老夫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一日,看到這樣的宏偉建築,就在眼皮子底下一點點的被建起來。”

王縣丞滿臉唏噓地打量著眼前越來越近,已經完全佔據了自己全部視線的吊索斜拉橋。

常二郎聽著身邊傳來的那些興奮的議論聲,內心同樣充滿了異樣的情緒。

這是什麼時候,這可是大明初年,老朱這位大明開國天子都還在活蹦亂跳的時代。

就已經有這麼一座橫跨黃浦江的巨大橋樑出現在了這個時代。這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豐碑。

證明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其價值和意義。

改變的,不僅僅只是這個時代,還有未來。

常二郎操縱著座騎,終於踏上了橋面,這是一座寬度達到了四丈有餘的大橋。

七八輛馬車並排前行,只等最後的修繕與清理工作完成之後,就會開始試執行工作。

而那一根根足足有兒臂粗細的鋼索,這玩意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冶煉業的頂峰之作。

為了這些鋼索,上海鋼鐵製品廠的那些能工巧匠,不知道耗費了多少的心血,反覆的試驗,還有改良。

常二郎也提供了不少的意見和建議,總算是弄出了適合的產品。

至於鋼纜,就現如今而言,還沒有那個本事,畢竟那玩意需要的超大型機床,常老二自己也變不出那玩意來。

“縣尊大人,過去咱們上海縣的老百姓若是想要過江,那就連坐那些擺渡船,不但耗時極長,而且還很繁瑣。

若是遇上了春汛之時,一旦江水暴漲,想要過江,更是難上加難。”

“現如今有了這座大橋,那我上海縣的百姓往來當可無礙矣。”

身邊,一位位的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