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這位剛剛救了自己孃親馬皇后性命的二舅子。
彷彿已然化身為足智多謀的無雙國士。
雖然他沒有長鬚,身材也過於魁梧高大。
可是他卻妙語如珠,不但將那西北邊陲的優勢仔細地羅列了出來。
又將商賈逐利這一真理,以及透過鹽引,誘使商賈自己主動運糧往大明邊陲重鎮。
既保障了大明邊陲重鎮將士們糧草無憂。
同時還能夠啟用大明西北邊陲的經濟貿易,促進邊疆繁榮起到極大的作用。
“除了以上那些物產之外,西北之地,十分適合種植棉花。”
“而我大明江南之地,特別是松江府,織造業十分的發達。”
“而西北那些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棉花作物卻可以生長。”
倘若西北之地能夠大量的種植棉花,必然也可以作為吸引商賈南北往來。
看到跟前的朱標表情越來越迷茫,常升知道自己已經扯得太遠。
趕緊及時剎嘴,把話題又扯回到了運送江南糧草往西北邊陲的軍國大事上。
總而言之,朝廷所付出的,只有剛剛佔據未久的西北鹽田的產出。
可是所能夠收穫的,則是能夠支援大明數十萬大軍作戰的糧草。
還有未來維護大明西北邊陲的軍事所需,以及邊陲的長治久安。
朱標滿臉呆滯地看著這位二舅子,內心無比震撼。
感覺這小子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能走會跳的活寶藏。
每當你發現前面無路可走之時,但凡只要你來找到這小子。
你就會發現,他的身上,總是能夠挖掘出嶄新的,完全可以用來開拓前進道路的工具。
就好像這一刻,親爹老朱還有滿朝文武重臣,議論了許久,都束手無策的問題。
就因為自己跟這小子喝了頓酒吃了頓飯,他就已然冒出了一個如此亮眼的良策。
朱標本就是一位很有腦子的太子殿下。
稍稍一思量,就已然肯定了常二郎的這一招良策,必定是可以完美的解決眼下的大難題。
“賢弟,走,隨我一同去見我爹。”
“哎哎哎……姐夫,您千萬別這樣,我去幹嘛?”
常升紋絲不動的坐在原處,甚是無奈。
“就陛下那脾氣,我去給了意見,您覺得他能聽?”
“咱們還是老規矩,小弟我給您出謀劃策,您再去告訴陛下。”
“遠遠比小弟我去說服陛下要強太多。”
聽到了這番話,朱標一屁股坐了下來,摸了摸自己的臉皮。
“升弟啊,你總這樣,我會很難做的。”
“你的功勞,結果都會撂我身上,我可是太子,大明未來的國君。”
“對啊,所以小弟我向您獻策,不就如同向陛下獻策。”
。。。
邁步離開了屋子,溫柔的和風一拂,朱標忍不住吐了口酒氣。
頗為懊惱而又無奈,自己仍舊沒能說服二舅子站出來。
不過朱標卻沒有放棄,畢竟現如今,二舅子的能力擺在這裡。
不早一點讓老父親明白常二郎到底多有本事。
朱標覺得這不僅僅是朝廷的損失,更是父皇的損失。
大明立國以至,不過十餘載,可謂百廢俱興,正值需要無雙國士來構建大明王朝千秋萬載的基業。
從之前到現如今,與常二郎相處這麼些時間下來。
朱標已然能夠百分百的確定,常二郎已經不能僅僅用年輕才俊形容。
若是放在歷史上,指不定也是一位有陳、良之姿的無雙國士。
讓這小子繼續苟著,朱標實在覺得自己對不起良心,是的,良心真的會痛。
“夫君,你喝了那麼多酒,站在這裡吹風了可是容易受寒,快些回屋吧。”
朱標轉過了頭來,握住了愛妻常溪的手,滿臉認真地道。
“我想把實情告訴父皇,不能再委屈你弟弟了。”
“他那麼有能力,足智多謀,之前他幫了我那麼多的忙,為朝廷出謀劃策,解決了不知道多少大事。”
“而今,大明君臣都苦思無計,他卻只是寥寥數語,便解了這進退兩難的困局。”
“若是再不將他舉薦至父皇御前,讓父皇重用於他。”
“那就太對不起你二弟了。”
看著跟前情真意切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