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種小作坊小工坊,而是要建設規模在百人以上的工廠。”
常升抬頭,朝著張縣尉咧了咧嘴,繼續埋頭在那裡繼續寫寫劃劃。
這可是大上海,數百年之後屈指可數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可以說,地球村但凡是知道中國的就沒有不知道上海的,畢竟這裡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成功的城市。
同時他那令人髮指的經濟總量,在全球也算得上是拔尖的。
既然現如今的上海,還名聲不彰,那就由自己來開啟,成為大明經濟發展的視窗城市。
“百人以上的大工坊……常縣令,下官看您這裡,似乎準備興建的這種工廠可不少啊。”
“這算什麼,這才僅僅只是開始而已,不過是為了上海縣的發展而準備建設的基礎工業罷了。”
“等到一兩年之後,上海這邊發展起來之後,這些工廠的規模不但需要大規模的擴建。”
“而且還會有更多的工廠林立在這黃浦江兩岸……”
常升很有信心,自己準備做的就是把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先定稿。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城市經濟建設同樣也要一步步的來。
只有城市經濟建設開始蓬勃發展了,才能夠吸引來更多的人口。
哪怕是老朱現如今想要將老百姓們禁錮在土地上。
呵呵,自己也不是沒有辦法招攬更多的人口到這裡來。
更何況,自己要還能過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老朱父子對於工商業的感觀。
讓他們明白,只有工農商學兵齊頭並進,大明才能夠真正地站在世界之巔,屹立不倒。
身邊的這些大明官吏不理解,這沒關係,自己就先給他們打個樣。
很快他們就會意識到,經濟先進給社會帶來的好處。
“縣尊大人,不論是哪一縣,只有修繕道路橋樑,又或者是有什麼利民工程之時,才可以向上峰索要錢糧。”
“可是您這興建工廠想要向上峰索要錢糧,這下官實在不知道妥不妥當。”
聽到了這位張縣尉之言,常升倒也不覺得意外。
畢竟這個年代,還沒有國有企業一說,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決定打報告要錢。
“無妨,反正我先諮詢一下府尊,看看能不能由松江府衙調撥錢糧。”
如果松江府官衙能夠調撥錢糧,這就應該算是國有企業。
倘若不行的話,那麼就直接弄成私營企業也不是不行。
報告一定要打,畢竟老朱那鄙夷商賈的尿性,自己得先打好預防針。
凡事都先請示作彙報,省得被那看不慣自己的未來老岳父抓住把柄。
。。。
松江府趙知府看著手中的來自於上海縣的公文,整個人都麻了。
這都是什麼鬼,甭管是青浦縣還是華亭縣,遞交上來的公文,都只是照例稟報他這位知府。
修繕了多少官道,修繕了多少城牆房舍,今年又收了多少稅賦等等。
也就是屬於很正常的工作彙報。
可是這上海縣這邊,那位常老二所管轄的上海縣,遞交上來的不但有原本的那些工作彙報之外。
還多了一個關於興建各種工廠的方案彙報,包括選址,基建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專案基本情況,七七八八的匯總下來。
看得趙知府牙疼不已,早就聽聞了這位大明武勳子弟出身的常狀元的大名以及各種事跡。
可沒想到,這廝這才剛剛到了上海縣還沒多久,就開始搞事情。
你上海縣要建工廠,送本府屁事,你寫個報告做甚?
這玩意根本就不符合公文標準好不好?
“老許,你來幫本官瞧瞧,這些該當如何處置。”
最終,頭昏腦漲的趙知府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請來的許幕僚身上。
這位許幕僚同樣也是一臉懵逼,實在是弄不明白這位常縣令到底想要整什麼?
想要巧立名目向松江府衙索取錢糧然後中飽私囊?
不太可能,真要那麼,他完全可以繼續蕭規曹隨地在各種老工程上多報點。
趙知府看在他的顯赫身份上,肯定也會睜隻眼閉隻眼。
“大人,小人實在是有些看不透他到底想要幹嘛。”
“難不成,他真的是想要拿朝廷的錢糧來建設這些工廠?”
“自我大明立國以來,這可是從未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