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說這話的時候能不笑得那麼開心嗎?看得奴才們心慌啊!一個月後。遠昭國雪澤年夏至,皇貴妃蘇挽月平安誕下皇子,陛下賜名楚慎,字憫泓,大赦天下。皇子楚慎百日宴當日,被關押在大理寺天牢的鎮邊大將軍陸戟被赦免放出,革除鎮邊大將軍一職,上交帥印,貶為庶民暫居京中,無陛下恩准,不得離開京都半步!在舉國上下忙著為皇子祈福的時候,胡人使臣呈上奏摺,懇請派使臣團保護胡人公主忽宛顏入京和親,以求與遠昭國謀取長遠的安寧和平。摺子呈到御前,楚凌昭讓御前侍奉的宮人把摺子唸了一遍,議政殿的氣氛一片凝重。&ldo;鎮邊將軍陸戟獲罪被貶,驃騎將軍趙飛揚叛亂被殺,朕的遠昭剛沒了兩員大將,胡人卻在此時要求進京和親,眾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rdo;眾大臣左右看看,最終只拱手喊了一句:&ldo;陛下,胡人居心不良啊!&rdo;楚凌昭表情沉鬱,是個人都看得出來胡人居心不良,還需要旁人說?他要的是解決之策!&ldo;陛下,之前的宮亂,似有胡人參與其中,胡人此時提出來京和親,恐怕有試探我遠昭朝綱是否安定之意,臣以為這次和親,不能拒,以免讓胡人看出破綻!&rdo;顧遠風主動站出來說,最近他在朝堂很是活躍,不再僅僅侷限於太學院的冊編教化之事,對其他政事也能給出獨到精準的見解。楚凌昭點點頭,趙寒灼跟著出列:&ldo;陛下,安家叛亂一案大理寺尚在跟進中,陛下不妨藉此機會回信邀請胡人的王上一同隨公主一同入京,胡人若敢作亂,可我們也可將他們的王上扣押在京中作為人質,待安氏叛亂一案水落石出,正好可以當面對峙!&rdo;趙寒灼的提議十分有道理,眾人紛紛附議,楚凌昭的臉色好了許多,又說了幾件比較著急的事與眾大臣商議才退朝。楚凌昭回信以後,胡人很快著人快馬加鞭回了文書,他們的王上忽韃願意隨和親使臣團一同入京。回信一來,朝堂再度陷入凝重的氣壓之中。胡人使臣團入京,關係重大,使臣團的安危關係著兩國的和平,而使臣團入京以後,皇城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胡人要入京,必先從陸戟鎮守的塞北邊關入境,如今陸戟被革了職,邊關無人鎮守,胡人豈不是一眼就能瞧出來?眾大臣面面相覷,誰都不敢站出來說讓陸戟官復原職的話。陸戟尚在京中,現在鎮北軍裡是個什麼情況眾人也不清楚,武將都知道鎮邊將軍的位置懸空了,可也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自薦上任。在一片冷肅中,眾人不由開始懷念在逃的安主蔚和還以腹瀉為由躺在床上的逍遙侯。至少有這兩人在,朝堂之上不至於出現冷場的情況。最終打破這冷場情況的是國公大人陸嘯。養了將近兩個月,在宮亂中受的傷已經差不多好了,頭髮已經一片花白的國公大人跪在朝堂之上自薦:&ldo;陛下,老臣請命,趕赴邊關暫任鎮邊將軍一職!&rdo;&ldo;國公大人真是老當益壯,忠君愛國啊!&rdo;&ldo;就是就是,國公大人的威名尚存,那帥印當初就是從他手裡交出去的,如今由他重新鎮守再適合不過了!&rdo;眾大臣紛紛附和,都在心裡鬆了口氣,總算是有人主動出來解決問題了。&ldo;陛下,臣以為不可!&rdo;顧遠風站出去反對:&ldo;國公大人年事已高,又在京中將養多年,不宜再出徵上陣殺敵,請陛下三思!&rdo;顧遠風最近風頭太盛,此言一出,立刻有太學院的老古板小聲嘀咕:&ldo;顧大人此言差矣,胡人此番是為了入京和親的,又不是要蓄謀發動戰亂,國公大人此行只需穩定軍心,又不是一定會掛帥出征!&rdo;&ldo;就是,顧大人這句不可說得容易,除了國公大人,放眼朝堂上下,顧大人覺得還有誰可以勝任此位?&rdo;另外一個大臣跟著附和。與陸嘯交情深厚的武將全都站顧遠風這邊請陛下三思,兩派人馬在朝堂上爭論許久,也沒爭論出個所以然呢。最終楚凌昭拍板,此事日後再議,先推舉去迎接使臣團入京的人選。這一次,顧遠風和趙寒灼都主動推薦了楚懷安。乍聽見楚懷安的名字,眾大臣有些意外,可隨即一想又覺得再合適不過。使臣團裡有胡人的王上和公主,若派一般的人去接,恐怕會有看輕之意,楚懷安的身份地位正好,既足夠看重,也不會太過放低姿態。楚懷安眾望所歸的成了迎接使臣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