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今日要吃飽飯就必須帶著弓箭進山打獵,而每一次打獵都是一次軍事技能的訓練和考核。
所以漁獵地區的人口雖然更少,但因為肉食充足,機警敏銳,可以說是一等一的精兵種子。
泰山軍正是將平、遼地區一代養成的勇士吸納一空,方才有了今日這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以上心思和佈局,又豈是現在的夏侯惇能瞭解的
所以決定勝負的又豈止是戰場
看著那些泰山軍在前面肆虐,夏侯惇大吼一聲就揮舞著環首刀衝了下來,一刀砍翻了一個沒防備的泰山軍後,後面的牙兵們也已經怒吼的衝了過來。
兩旁的曹軍雜兵不斷後撤,將中間讓給了自家的牙兵和那些泰山軍。
人群中噴灑著血霧,怒吼聲、屎尿味充斥著這段狹窄的山腰上,如同地獄。
僅僅只是砍死了第三個泰山軍,夏侯惇手裡這把百鍊的環首刀就被磕崩了刀口,再擋下斜處的一柄鐵骨朵後,整口刀就直接崩碎了。
在奮力將刀把甩向那個泰山軍後,夏侯惇抽出了腰間的佩刀,然後用胸甲頂著一刀的代價,跳出了戰鬥圈。
此刻夏侯惇心裡大罵,這些泰山軍的甲冑怎麼這般堅固,個個能打,還穿得如此精良,這仗如何打得了
然後他再環視了一下全場,更是讓他心裡一沉。
只見地上躺著的大部分都是他的牙兵,山腰戰場上穿絳色軍衣戰鬥的,在肉眼可見的減少。
其實這個結果也並不意外。
要知道他夏侯惇手裡可是百鍊刀,而這樣的寶刀都在連番砍擊下崩碎了,就更不用說牙兵們都拿的是常制刀兵了。
而實際上,這些戰死的牙兵也大多都是兵甲不如人而戰死的。
不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是這一股泰山軍出擊前並沒有和友軍協調後,反正結果是,當他們已經在山腰陣地戰鬥不短時間了,但卻依舊不見後續部隊跟上。
也就是說,這股泰山軍和後面的主力脫節了。
而與此相反,夏侯惇在山腰陣地佈置著大量兵力,全軍一共一萬四千人,他光放在堯王山腰陣地的,就足有八千人。
然後還有大量的潰兵正在更後的位置重新整編,可以說,夏侯惇手裡有著充沛的兵力。
於是,這些衝上來的泰山軍的優勢只持續了很短時間。
很快,大量的曹軍開始從兩側開始繞到泰山軍的後方,然後在那裡與前面的曹軍一起夾擊。
人再勇,他的後面也是不長眼睛的。
所以當後面出現了曹軍後,這些泰山軍又得分兵掉頭對抗後面的曹軍。
本來人就不多,還要這麼一分兵,其實勝負也就決定了。
……
夏侯惇換完刀,又一次殺了進去。
從骨子裡夏侯惇是個勇士,他熱愛的是刀口間定生死,是那種瀕死間的戰慄。
所以明明局面已定,夏侯惇依舊殺了進去。
而且這一次因為知道了泰山軍甲冑堅固,他特意換上了重斧。
這種兵器既有重兵的破甲,也有銳兵的鋒芒,可以說除了拿揮舞外,是對付鐵甲兵的利器。
但十斤重的大斧在夏侯惇手上卻揮舞得如同風車一樣,一斧子就將對面的泰山軍,連頭戴兜鍪都劈碎了。
然後他將目光放在一個泰山軍勇士身上,那人身量高大雄壯,使一根鐵棍,咆哮間就敲碎了一顆顆腦袋,此時鐵棍的兩端都被染白了。
夏侯惇早就看到了這人,但之前他覺得自己手裡的兵刃遇到了會吃虧,所以有意避著,現在換上了趁手的巨斧,這才有了膽氣過來。
他大踏步的向前,右手倒拎著大斧,在看到那泰山將竟然沒看到自己,特意喊了句:
“嗨,這邊。”
而話沒落,夏侯惇就三步躍起,在空中雙手持斧劈向了對方。
也不知道該說夏侯惇是磊落還是不磊落了,難評。
但那泰山將哪裡是真沒注意到夏侯惇嗎
這人是個鮮卑大山裡的雜胡,自己都說不上是哪個族群的,以前也只是帶著一隊同樣出身的人在山林中浪蕩。
後來因為泰山軍征服了這片山林,並用穩定的固定生活去招徠了山林裡的人,這人才帶著弟兄們投入了泰山軍。
不要以為山裡的群胡們就愛遊獵了,其實他們在心中不知道有多麼羨慕關牆內漢人的穩定。
山林中游獵固然聽著有趣,但實際上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