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二十章 軍心

張衝身邊的老弟兄群體。

軍中人人都知道老弟兄,但到底哪些人可以被稱呼為老弟兄呢

它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隨張衝一同林中聚義的七十五人,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老弟兄,因為他們是真的和張衝聚義約為兄弟的。

第二部分是當年張衝在泰山蟄伏時期而吸納入軍中的,都是一些泰山、濟南、齊國、琅琊等籍貫的軍士,這些人也是老弟兄中的絕大數群體。

而第三部分則可以是當年陸續加入泰山軍的前黃巾一黨們,包括了河北黃巾、青州黃巾、兗州黃巾和豫州黃巾小部,這些人原先就是教中子弟,與張衝本就是同道弟兄,所以也能稱為老弟兄。

而與老弟兄群體相對應的,可以稱呼為地方派的軍事山頭。

這個群體更加細碎,有河北派、有平州士,有代北派、有河濟派,有泗魯派。

這些群體幾乎每一個都是此前一個護軍,比如當年董訪駐紮在居庸關一帶,所以他麾下的力量也多是代北一地的胡漢武士,這些人就被稱呼為代北派。

而如河濟派就是黑夫、王罕等人紮根的河濟根據地,作為聯絡河北到中原的關鍵要地,河濟根據地的發展一直非常突出。

而從河濟根據地推薦到橫撞隊和鄴城講武學堂的武士每年都是佔比第一的,可以說河濟派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力量。

但他們這些個都不是地方派的主流,真正能與泰山軍老弟兄對抗的只有一個力量,那就是關羽所帶領的泗魯派,也叫中原派。

可以說,巔峰時期的關羽在中原攘括的勢力有多大呢

半個齊國,濟南,泰、沂、蒙、琅琊、淮、泗、兗州中部、豫州的梁沛,幾乎都在關羽及其前護軍的影響力之下。

當年關羽北伐襄國功成後,張衝需要一員重將為他守住泰山老區。

不僅是因為軍中大部分子弟都是來自這個地區,關係著軍心,更重要的是,軍中對泰山府君的信仰也越發多了,泰山之地不僅是龍興之地,更隱隱為精神圖騰之地。

可以說,單純為了這個原因,張衝就不能丟掉老區。

此外,泰山及其周邊的根據地佔據著險要位置,有此在,泰山軍就可以在東方,乃至中原都有立足之地。

不僅可以壓制青州曹操,還能為日後南下中原提供人力、物力和交通。

當時老區主力幾乎都被抽走,要想在群狼環伺的中原地區站穩腳跟,張衝看來看去,也只有關羽能肩負這一重任。

而最後的結果也正是如此,關羽僅僅帶著萬餘前護軍南下,靠著魯中南的錢糧和諸山的人力,就頂住了周邊勢力的反撲,不僅守住了老區,還將勢力一路擴張到了淮泗地區。

而且不僅是勢力的擴張,在整個戰略層面上,關羽也做得非常成功。

在天下群雄中,曹操的能力可以說是獨一檔的,而且其人起家勢力也不晚,甚至比袁紹還要早一點。

但等袁紹已經全據豫州後,曹操才收復青州,之後曹操的發展就進入了瓶頸。

原因為何

就是因為處在泰山諸地的關羽就像是一把匕首死死抵在曹操的心臟。

曹操的核心是在濟南,而從泰山發兵到濟南,幾乎半日就能到。

所以不論曹操想要打哪邊,都必須騰出一隻手留在家裡,就是防備著泰山軍忽然殺出來。

束縛住了實力的曹操,自然發展緩慢,要不是他靠著絕強的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幾乎全盤吸納了平原的勢力,曹操估計真的就要泯然了。

之後,在有了平原這股多出來的力量,曹操果然迅速掃蕩青州諸豪。後面又南下徐州,可以說氣勢如虹。

但即便如此呢

關羽依舊如同一把匕首,只是這一次不是抵在曹操的心臟上,而是抵在了曹操的腰子上。

曹操打徐州打了三次,每一次到了關鍵時期就會被關羽背刺,最後只能無奈回兵。

不是關羽把曹操逼成這樣,曹操也不會花了大精力,大布置,來算計關羽,最後在濟南外大破關羽,更是打入進魯中南,才算是一雪前恥。

可以說,張衝將關羽佈置在東方,真的是神來之筆。

說個毫不誇張的,張衝能一路北上幽、平、遼東等地,收關外士馬,然後西出並北,取幷州之地,然後又兼蓄鬍漢勇士,從容南下京畿。

又經過兩次大的決戰,先後滅掉了關東朝廷和袁紹的有生力量。最後終於奠定了大太在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