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主,那玉璧我們白日也是見過的,是真的壁立千仞,各軍打得都很辛苦。再且說了,攻城本就是無奈,死傷是不可避免的。”
本來鄧廣說的第一句話已經讓潘璋稍舒,但他說完第二句話後,直接就把潘璋給激怒了,他完全不顧及鄧廣是自己的老部下,直接大罵:
“這說的是什麼無恥話死亡不可避免就應該死了我手下的這些弟兄,每一個都是爹孃生的,養到了十八歲,吃了十八年的粟,才送到我潘璋手裡的。然後你們一個下午就讓人家死在了這”
“怎的,就你們幾個命貴一點偏就是弟兄們命賤,該死”
潘璋說的話是非常難聽了,鄧廣是潘璋的部下,自然是不敢回的。
但這卻惹怒了呂翔。
呂翔是什麼人當年他作為董訪的部下,都不拿董訪這個大帥當回事,直接當面頂撞其人。要不是最後呂曠求情,那一次呂翔就要被董訪給辦了。
雖然經過那一次事後,呂翔的脾氣好了不少,但再好些,也受不了潘璋這樣罵的。
他完全不理會兄長的眼色,同樣拍起了案几,指著潘璋就大罵:
“你潘璋是個什麼東西,也配給我說道。乃公做大王的兵的時候,你潘璋還在河裡做賊呢現在倒給咱上起課了就你,也配”
潘璋聽此言,勃然大怒。
他最忌諱的就是自己那段做河匪的日子,雖然他和羅綱二人都因屢立戰功而洗白了,但他還是容不得人當面提這個。
更別說呂翔還在自己面前倚老賣老。
他直接將腰間的佩刀往案几上一拍,譏諷道:
“什麼時候咱們泰山軍開始講論資排輩了我只以為咱們泰山軍就認這手裡的刀呢我潘璋用這刀,俘斬關東兵八萬,你呂翔的刀斬過什麼怕不是和你那活一樣,都被塞在鞘裡,沒得用吧”
最後,潘璋還補了一句:
“沒卵的玩意。”
這一句話直接衝昏了呂翔的理智,他雙眼赤紅,拔出刀就要向潘璋砍去,口裡大罵:
“乃公今日就砍了你!”
但邊上幾個軍將早就預防這個,在呂曠的幫助下,齊齊按住了瘋狂的呂翔。
那邊,潘璋還在譏諷著呂翔,說著些垃圾話。
於是,大帳裡就更亂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從大帳外傳來一個聲音,怒道:
“你們都在幹什麼都要造反嗎”
一聽這個聲音,潘璋和呂翔都沉默了,齊齊回到了席子上。
接著,軍幕拉開,一名中年大將正步入大帳,他掃了一眼眾將,隨後大罵:
“我就是去巡營的功夫,你們就搞成這樣”
接著他盯著潘璋怒罵:
“潘璋,你在搞什麼你這個主將能不能做不能做,就給我滾回行營”
潘璋不敢回嘴,低頭沉默。
只因罵他們的,正是樞密副使楊茂。
作為幫助張衝一起建立泰山軍規制的副手,楊茂在軍中有著超然的聲望。
雖然他在中人亭決戰前的幾次戰役中都表現得不是太好,暴露了他不善於領兵作戰的短板。
但楊茂依舊被張衝重用,常年作為樞密院副長官,統籌軍中各事。
而潘璋雖然立下殊功,但哪裡敢回嘴這個上司的上司,而潘璋都不敢,呂翔就更不敢了。
楊茂三言兩語控制住了局面,然後就走到上首的位置坐了下來。
他這一次來汾水前線,除了傳代王上的出擊命令外,更重要的則是與大河南岸的于禁配合。
由於禁從潼關方向入關,而他則帶著潘璋等三軍,從龍門渡入關,從上、下兩路齊齊出擊。
這裡面就需要重要人物居中協理,而楊茂就擔任這樣的角色。
楊茂來到汾水大營宣讀了王上決定出擊的軍令後,眾將的情緒非常高。
這些軍將早就憋了一肚子想法了,因為留守在汾水北岸,他們無緣了後面一系列戰事,眼看著友軍立下的功勞越來越多,這些人如何不眼紅
所以,當日潘璋就整備軍隊,帶著呂氏兄弟全軍渡河,務必擊潰敵之汾水防線。
但潘璋他們的全力一擊卻彷佛是錘到了棉花上,他們沒有等到戰事,反而是看到了一個個空掉的塢壁。
被漢軍經營日久的汾水防線,幾日內就空無一人了。
在泰山軍的軍功中,大部分都是按照俘斬數量來定級的。現在敵軍營壁撤了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