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五十八章 江東

那次子橋簪怎麼死的呢當年奚慎這幫惡少年犯法京都,劫殺的就是這橋簪。雖然後面奚慎到底因桀驁狡詐死在了張衝的手上,但這仇還是得算在你們泰山軍頭上。

那再看看橋瑁怎麼死的吧。

他倒是死得不悲壯,是在京都被圍的時候,被家中徒隸給刺殺的。

雖然橋瑁的確對下苛責才激起了徒隸的殺心,但如果沒有你泰山軍圍京都,那徒隸有這個膽子犯上嗎

所以你泰山軍和橋瑁的死就沒關係嗎

如此一看,橋氏一門,光核心子弟死在泰山軍手上的就三個。

你說這仇是不是比海還深

當然,現在作為皖縣橋氏的頭面人物的是旁支的橋蕤,其人雖然出自旁支,但有雄力,正是亂世能護宗族的人選。

不過,真正能讓橋蕤站穩位置的,還是因為他有兩個有傾城之色的女兒,兩人一個許給了孫堅的長子孫策,一個許給了隔壁的盟友周氏的俊彥人物周瑜。

可以說,橋蕤靠著兩個女兒,既拉到了隔壁實力盟友,又站穩了孫家這新興武家的大船上。

當然,廬江作為淮西大郡,其真正的勢力可不只是皖縣和舒縣這兩家,他們真正的實力派還是那桐柏山中的山寮、群盜和山越們。

這些出精兵的群體一直是孫堅所覬覦的,此前就因為一直苦無關係,沒什麼門路拉這些桐柏山裡的實力派下山。

畢竟你孫堅就是再有名氣,那也是在江東有點聲望,和我大山裡的群雄何干。

但在橋氏和周氏加入到孫堅後,這情況就大為改觀了。

眾所周知,在山裡群居雖然可以免於漢人的剝削,但你要說自給自足去過逍遙日子,那是不現實的。

因為單單是鹽這一樣,就逼得桐柏山裡的各方不得不和山外取得聯絡。

通常情況下,這些人總是會去劫掠附近的商隊,來看看能不能獲得鹽。但這種太靠運氣了,有時候很長時間都不能劫到一支鹽隊。

但人卻是要天天吃鹽的,三天不吃,人就虛了。

所以要想獲得穩定的鹽路,這些桐柏山群雄們還是得和山外的漢人豪族們進行交易。

而交易嗎,自然是有買有賣,山裡買的是什麼主要還是食鹽和布匹、其他如糧食和鐵器,山裡都能自給自足。

那山裡賣什麼呢山貨這些東西外面人當然也要,但卻不是必要的,他們真正能賣的還是自己這條命,和山內衝突時俘虜的人口。

這些東西才是外面豪族們真正需要的。

而作為桐柏山南面最大的兩個公族,你說橋、周兩家有沒有賣主在山裡吧。

孫堅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因為他在會稽的時候,那邊的豪族們就是這麼玩的,沒道理到了廬江就不管用了。

所以,孫堅才讓江東名士顧雍代自己的兒子孫策求娶了橋蕤的女兒,既拉攏廬江的公族勢力,也能透過橋氏的關係汲取桐柏山內的人口資源。

而果然,孫策在成了橋氏的女兒後,很快就從山中募集到了千餘精兵,因能上天入地,如履平地,孫策將此作為親軍,號為“天策”,意為天佑他孫策。

九江如是、廬江如是、丹陽亦如是。

丹陽為吳郡上游,是天下精兵之所,所以郡內豪強有力不知凡幾。

本來丹陽豪傑都是北上徐州投靠陶謙的,因為陶謙就是丹陽人,又愛用自己的鄉黨,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徐州上層遍佈丹陽人。

但後面陶謙暴死,上臺的是徐州本地人陳登,所以也就沒了丹陽人的位置了。這些人如曹豹、許耽、笮融、呂由、章誑等丹陽軍將只能回到家鄉。

丹陽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地勢險阻,與九江、吳郡、會稽、豫章四郡鄰接,是整個揚州的核心樞紐。

這些從徐州返回的軍將一回到家鄉,自是威服自視,很是不把東面的孫堅放在眼裡。

而這孫堅能忍此後率精兵數次伐丹陽,先後擊破郡內不服,先後斬曹豹、章誑二將,迫餘將,此後丹楊三縣皆降,孫堅也從中料得精兵八千。

最後,孫堅表了自己的外甥徐琨為丹陽太守,領一郡十六縣。

但可惜,因為郡內的複雜情況,真正為徐琨所領的只是長江南岸,蕪湖以北的數縣,更深入到黃山內陸的,則依舊是地方豪帥所領。

如果說九江、廬江、丹陽情況已經很複雜了,但和豫章與會稽一比,都還算不得什麼。

因為包括吳郡在內的這四郡,受漢人的開發也算久了,已經有了不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