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八十五章 沛縣

,心裡的東西遠遠要比那些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更長久。

這彭城的城牆會倒,城內的糧械會用盡,但只要心中有這城,它就是世間最堅不可摧的。

正如世家子弟們認同的那句:

“天下什麼最大當然是道理最大,不是道理難道還是拳頭嗎”

邊上的陳登見孫堅臉上很是滿意,所以趁機說道:

“文臺,如今彭城城固,正缺你這樣的絕世猛將坐鎮,不如你就帶著揚州兵入城吧。”

但孫堅似乎並沒有聽出陳登的意思,而是豪邁的擺手道:

“不用,某家自立戰以來,從來都打野戰,也只會打野戰,我練出的這些兵也類我,在城內發揮不了真正的戰力,所以我會帶著揚州兵駐紮在城外,到時候可與彭城互為犄角。”

陳登笑了笑,沒有再勸,只是等孫堅走到前面的時候,臉上才隱約出現點憂愁。

……

陳登在城內招待了揚州諸將後,第二日就留在了城內,並將幕府也立在了城內。

而孫堅等人則因營務繁重,在用了早食後就出城了。

出城後的孫堅等人並沒有直接回營,而是直接縱馬來到了城外,隨行的還有一位士人,此人正是徐州名士張昭。

當年孫堅一路南下,正是宿於張昭家中,然後他延請張昭隨自己一同南下江東,張昭當時被彭城相薛禮所惡,正在本地待不下去,所以就加入了孫堅的隊伍中。

之後,張昭就一直是孫堅幕府中淮泗派的絕對核心,參與了孫堅幾乎所有重要決策。

任何集團都有不同派系的團體,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即便只有來自一個地方的,也會被不斷細化形成不同團體。

所以團體鬥爭的本質從來不是什麼地緣,經歷,而是利益。

在孫堅的幕府中就充斥著三股群體,分別是淮泗武人、淮泗世家以及江東世家。

在這個淮泗武人中,又可分為孫堅的親從派和普通的淮泗派。

這裡面三股力量中,以淮泗武人佔據最高的權力位置,他們普遍有部曲、有莊田,幾乎都是和孫堅的利益深度繫結的。

而淮泗世家們,就如張昭這些的,都是背井離鄉加入孫堅的團隊,所以乏人幫襯,只能緊緊圍繞在孫堅的身邊出謀劃策。

一直以來,孫堅正是依賴這兩派來將江東世家給死死壓制的,但現在卻有不同的變化了。

那就是隨著淮泗派的世家們遠離家鄉久了,終不免開始在地方上紮根起來。

而他們這些人到了地方上初來乍到的,免不了就要和地頭蛇的江東世家們打好關係。

另外一方面,江東世家們也需要這些江北人在政治上結為盟友。

所以彼此之間開始心照不宣的聯合,互相聯姻了起來。

這一趨勢正被孫堅所看破,他當然不能坐視這樣的結果出現,所以借張昭為彭城人,熟悉當地情形就將他配入了這次出征名單。

不過張昭也的確是熟悉地理,所以孫堅出城巡視徐州周邊的情況就將張昭也帶上了。

每大戰之前,孫堅總是喜歡帶精幹小隊前去檢視附近地理。

有時候只有自己眼睛看過才知道是什麼,聽別人講述總是隔了一層。

而作為全軍的統帥,孫堅必須要對所處的戰場有著充分的瞭解,附近有哪些山,行軍會遇到哪些河,有時候這裡面一個疏忽,都可能會影響決戰的勝負。

但張昭卻勸說過孫堅幾次,認為這種事情固然是必要的卻不可總做,因為一旦被敵軍發現孫堅這種規律,就一定會出兵截擊孫堅。

而要是孫堅死了,這決戰直接就不用打了。

當然,和過去張昭所提的大部分建議一樣,孫堅都還是嘴上尊重著,但實際上依舊我行我素。

如孫堅這樣的戰場統帥,他們有著自己的信念,也有著一套自己的行事方法。

絕不是什麼人提幾個建議就能改變他們的。

如果他們這麼容易被改變,那他們也做不到戰場的統帥。

其實有時候戰場決策就是玄學。

從戰後來看,活著的人可以爭辯要是在這個時候能這樣做就好了,但這些從來都是敗者的犬吠。

因為實際上,即便是贏得戰爭的人都不確定自己哪一個決策對戰爭有絕對的影響力。

一個統帥,在整個戰爭期間所收到的資訊是無窮的,他需要對每個資訊做出相應的決策。

有時候遇到艱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