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李通的軍將和旗幟,只有謝弼所報的軍功非常特殊。
他沒有帶什麼首級、軍旗,而是帶來了黃氏兩父子。
謝弼非常認真的向張衝推薦了這兩人,當眾為稱讚二人為國之干城,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張衝非常感動。
他之前已經聽說了謝弼軍潰後,依舊組織潰兵,並在東路軍最危急的時候,帶頭衝鋒。
甚至其人都已經受傷了,還讓扈兵們扶著木板帶著他衝鋒陷陣。
其實就算謝弼留在後方也不會有人多說什麼,甚至張衝也不會怪罪他。因為他本來就已經肩負了最艱苦的任務了,按理說留在後方也是應當的。
但謝弼依舊還是率軍赴死,毫不猶豫。
張衝明白謝弼的意思,他可能認為自己的性命就是他張衝救回來的,所以縱然一死也不帶猶豫的。
但張衝卻絕不將這份忠勇當成理所應當,所以他本就為謝弼感動。
而現在,謝弼又不居功,反而為張衝引來兩名良將,這就更讓張衝感慨了。
這真的是一個“大樹將軍”呀。
之後,張衝又詢問了這黃氏父子,尤其得知面前這位中年軍將竟然叫黃忠。
他與這黃忠又一遍確定了身份和經歷後,張衝才確定了眼前這黃忠真的是那位蜀漢五虎上將,那位定軍山下斬夏侯淵的老將。
之後,謝弼就將黃氏父子如何“棄暗投明”,又是如何“盡忠職守”的事情告訴了張衝。
這一次,張衝又一次錘了下謝弼。
日後,謝弼的孫子曾問過這一天發生的事情,謝弼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告訴自己年幼的孫子:
“王上曾三次錘我的肩膀。”
不明覺厲。
等一眾東路軍都結束了接見後,西路軍的那些個軍將也入內了。
只是因為方面主帥的于禁這會正在伊水南面主持接收袁軍大營的工作,所以率先走進來的是他
其中走在最前的就是段秀,他直接拉了一人進來,顧盼自雄。
而他身後的一人是羅綱,神色倒是
有些苦澀。
二人先後進來後,段秀直接對張衝大聲稟告:
“王上,你看我抓住了誰!”
張衝並不認識那人,反倒是旁邊的荀攸忽然站了起來,走到那人面前。
儘管眼前這人努力低著頭,但荀攸卻依舊認出了此人,他轉身對張衝道:
“王上,此人就是袁術啊。”
袁術?
張衝倒是沒有多少的驚喜。
袁術?就那樣吧。
他了解袁術的為人,可其他人不知道呀。
在這個位面裡,隨著袁氏族滅,袁紹、袁術雙雙出奔,此後二人就成為中原雙星,一個虎踞南陽,一個崛起汝南,都是一等一的豪傑。
而現在一戰就拿下了袁術,這還不是驚喜那什麼是驚喜。
甚至不少人都認為,只要這次拿下袁紹、袁術二人,那中原其他地方很快就能傳檄而定了。
袁術此刻非常羞惱,如同一個大馬猴一樣被人圍觀,簡直是一種羞辱。
他怒目瞪著兩邊的人,但卻不敢直視正首的張衝,因為他還是明白張衝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的。
他袁術雖然渾,但還是怕死的。
張衝這邊在上下打量了一遍袁術後,就笑著對側近道:
“給袁術弄一面席子,別站著了,也怪高的。”
袁術聞聽此話大喜,一點也不在乎張衝直接喊自己名字的無禮,當即老實歸順的跪在地上。
旁邊有人給他拿來一張席子,他稍微抬了抬腳,就坐在了席子上,隨後對張衝恭恭敬敬的行禮:
“謝張王。”
看著眼前這位袁氏族人在王上面前這般樣子,一旁的荀攸、田豐都忍不住感慨。
時勢果然是變了呀,當年袁氏是何等的煊赫,就是連他們二人見了袁紹兄弟二人都要居陪座,恭恭敬敬的。
但這才幾年過去,二袁就已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這如何不讓一直生活在袁氏陰影下的精英們感嘆呢。
張衝對眼前的袁術並沒有太多的情緒,他淡淡地問了一句:
“我伐京都,是為誅不義,爾等兄弟二人父輩兄弟也是為這些人所害的,我伐他們也算是為你們血了家仇,但你們不感恩,還要聯手伐我,如今淪為階下之囚,還有話說嗎?”
此時袁術已經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