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接受了,臉上浮著笑容,然後他又道:
“王上,咱們這邊什麼時候過河。”
張衝並沒有回答,而是先問了一邊的蒙沮:
“現在袁軍那邊有多少部隊過河了?”
蒙沮一直關注著飛騎的彙報,他忙將最新的訊息說出:
“王上,至目前來看,敵軍用兵很是謹慎,只有前護軍的張郃過河了,目前正在捧聖軍南面五里處落陣。”
張衝點了點頭,,對包括田豐、荀攸在內的幕僚們道:
“先不急,這一戰,我們的目標是讓敵軍全軍過河,然後一個不留的消滅在河間地。這樣後面打中原就好打多了。等他們陸續過河時再說。”
這本就是戰前軍略規劃好的,所以荀攸等人點頭明白。
就在張衝還要說話時,從東南面奔來一飛騎,渾身上下都是泥斑,一來就彙報道:
“急報,在河間地東面發現賊李通部,兵力在兩萬上下。”
剛說完,從西南面也奔來一騎,同樣像是從泥漿裡滾出似的,報道:
“急報,在河間地之東南面,發現賊之李整部,兵力在萬人上下。”
先後兩份急報送來,敵軍目前已經有一半的兵力開始渡過伊水了,所以現在的戰場形勢開始不樂觀了。
果然,邊上的田豐就皺眉擔憂道:
“王上,從目前敵軍已經過河的人數,大致已經有五萬人了,是我軍過河人數的一倍,怕是不好支撐。”
田豐的意思很顯然,就是說現在應該派援軍過河了。
但張衝並沒有鬆口,反而對來的兩羽騎下令:
“你兩換馬後,持我金箭,再將這個情況去報給張南,並傳我口令,讓其軍必須支援到未時末。”
從現在到未時末大概有三個時辰,這三個時辰過河的六個軍都不會有援兵。
至目前為止,泰山軍的軍略已經是非常清晰了,那就是以過河的六個軍為誘餌,吸引敵軍主力合圍,為的就是畢全功於一役。
所以怪不得過河的都是泰山軍最精銳的部隊呢,原來是苦仗等著他們呢。
當然,這也不是張衝想這樣,而是他不得不如此。
此時在他麾下,能肩負這樣艱鉅任務的就是這六個軍,其他的營頭都差點意思。
在洛水一線的泰山軍大概總兵力在七萬左右,分十四個軍,但各軍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
這倒不是說這些泰山軍是濫竽充數,而是戰鬥力的下降全是因為戰鬥情況導致的。
從太原出發到現在,最久的泰山軍已經出戰一年了,這些人不論是心態還是身體實際上都非常疲憊。
這還不包括一些戰鬥人員的減員,很多營頭的戰鬥力下降得非常多,所以不可不可避免的吸納了不少隨軍力夫。
就比如說趙雲部吧,此前作為主力與郭汜、劉備的關西聯軍作戰,雖然戰術靈活機動,但在最後的決戰中人員損失巨大。
所以為了儘快恢復編制內的軍力,控鶴軍就吸納了千人左右的輜重並,這些人雖然經過初步的軍事訓練,但並不能讓張衝放心。
在他看來,新卒就是再如何訓練,在心態上也是決難適應大戰的。所以這些補充了新兵的軍頭最好是佈置在二線,那樣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戰場環境。
於是,張衝再一次對二羽騎補充了一句:
“告訴阿南,此戰之成敗繫於其軍,讓其務必完成任務。”
二羽騎得令,然後又喊了十幾個伴當,一併向著洛水南岸馳奔去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