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擔憂,覺得這幫新鄉的復民可能沒那麼好拿捏。
打掉這份紛亂的念頭,也有城府的陳書佐也板著臉,他對一旁的趙三老冷哼道:
“趙三老,這就是你們鄉的待客之道?既然不請咱,這頓酒不喝也罷了,咱這就走。”
說完,陳書佐作勢就要站起來。
這時候,趙三老也淡淡回了句:
“陳書佐,咱們新鄉的五百戶呀,都是一些才放下刀沒多久的兵子,軍中做派多了,都不會說話,你也多擔待。總之呢,你要是能辦這事,咱肯定不會虧待陳書佐的。還是那句話,咱們當兵的,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聽了趙三老半是威脅半是下坡的話,陳書佐突然笑了起來:
“你看看,你們呀也是,總得等咱把話說完吧。咱剛說的那句話沒錯,就是這次讓新鄉去服役,確實是上面的安排,這一點咱肯定是變不了的。但這事也不是沒有操作的,不然我也不會來吃這麼一頓酒,是吧。”
見陳書佐終於開始說正題了,趙三老籠在寬袖裡的手又一次伸了出來,他敬了一杯陳書佐:
“請陳書佐憐惜我新鄉五百戶,請知無不言。”
然後陳書佐就笑呵呵的和眾人說了他的謀劃。
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這一次由新鄉八十二丁轉輸到平輿的軍糧一共是八千四百石。這麼一大批的軍糧是富陂兩年的儲備,都放在縣倉裡。
只要新鄉的這些勞役丁去縣裡,隨取隨走。
但到了交糧地平輿後,事情就有點複雜了。因為這些軍糧並不是送到同一個糧倉儲備,有些倉既遠不說,甚至還要排隊入倉。
這一來二去,時間就容易耽擱。到時候新鄉的八十二丁沒準都在在平輿留個一兩個月,這麼長時間吃的用的都要自己負擔。
但現在呢,他陳書佐可以幫忙操作,就是可以讓你們將這八千四百石糧食全部交接在最近的一個糧倉,而且不用排隊,直接入庫。
這一前一後,得幫你們新鄉省多少事呢。
說完這些,陳書佐就不說話了,讓趙三老自己想。
那邊趙三老在剛剛一詐下,也看出這次軍輸勞役事可能真的是上面的安排。那樣的話,那這趟差事就跑不了了。除非他們新鄉這些人放棄這些田宅去逃役,不然總要做的。
既然非新鄉不可,那趙三老也理智了不少,當務之急還是將新鄉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而陳書佐提的這個路子,顯然能給新鄉省不少錢。
於是趙三老遂問:
“辦這事,所費幾何。”
陳書佐悠悠伸出五根手指。
趙三老不說話,鄧當搭話:
“五斗米?”
陳書佐搖頭,冷笑道:
“五斗米?能幹什麼事?不如縣君一日之薪水俸。是五石!而且是要大石。”
饒是趙三老心裡有準備,也被陳書佐的貪婪給嚇到了。
要知道大石是小石的兩倍,換句話說,這陳書佐張口就要他們十石米。這陳書佐一年的薪米也不過是這個數。
真的是貪得無厭的。
但趙三老知道這事不能講價,不然後面麻煩著。所以裝作為難的樣子,咬牙答應下來了。
本以為事情差不多就到這裡結束了。
哪知道那陳書佐這時候才說出了重頭戲:
“你們那日去縣裡取米,無論取多少,全當一概不知。到了平輿,你們也照數入庫,到時候這裡面同樣不會讓你們多出一分。這話你們明白嗎?”
這時候,趙三老終於明白這陳書佐或者說他們背後的人到底要幹什麼了!
這幫碩鼠!
今天早上得知七月病故,想上月還與他聊過得知了他病情惡化已經住院。當時他還非常樂觀等恢復好後,再推一把我的小說。沒成想節後就是陰陽兩隔。我與七月認識四五年,知道他是一個非常照顧後進的前輩,之前一直想到昆明與他見一面,沒成想就成了遺憾。群裡今天一個朋友說的話,我非常感觸。願七月此時已經重生到了他喜歡的那個歷史,成了他筆下的張紹,繼續匡扶漢室。之前之前是他用筆來繪就,而這一次是他自己去經歷。加油,你可以的,讓我們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此外,家人們也不要再催網文小說作家們加更了,真的是高危行業。這一年我都聽了好些個了。哎,這年代,別卷,快快樂樂,身體健康就行。
.
最近轉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