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意識裡,如今還有多餘兵力的就是王上的大本營。
二人除了要援軍之外,還稍微介紹了一下此戰的耀眼戰績,著重講了趙雲數次立功的情形,但對於戰損的情況,二人則著墨甚少。
寫完這些後,楊茂就簡單的招待了一下蔡確,吃著粗糲的粟米,就了一些漿果,稍微難得的也就是一份鹿肉,這是之前劉質的漢軍儲備在定亭的。
而亭壁內,泰山軍也在用著晚飯。
經過白日的戰鬥,他們皆飢腸轆轆,但因為之前中護軍的輜重丟失部分,這會的補給就顯得比較艱難。
本該人人都要有一份乾肉的,但現在也只能分得半分,大家皆沉默的坐在篝火邊,緬懷著戰死的袍澤,士氣低迷。
這些來自地方的鎮戍兵,平日都打一些盜賊或是豪強的塢壁,雖然也經歷死傷,但從來沒有打過這樣強度的大戰。
白日的這一戰,袍澤是整什整什的死,往往都還沒回過神,前面的袍澤就被敵騎給淹沒了。
太慘了。
而中護軍的吏士們情緒要稍微好些,畢竟趙雲打得確實漂亮,大大提振了士氣。而且他們都是積年老卒,本就習慣於這種生死。
所以這會,就有不少人悠揚地唱著家鄉的歌謠,緬懷著戰死的袍澤們,但依然有建功立業的雄心。
只是他們難過於,因為壁內狹小,所以只能將戰死的袍澤們丟在了戰場上。這是對他們來說,心情最難受的地方。
泰山軍悠揚的鄉謠在夜色中飄蕩,漢軍那邊也不好受。這一日,又有誰是贏家呢?
八月八日,凌晨。
在靠近昨日廝殺場的北面二里,就是漢軍的紮營之所。昨日的漢軍席地而睡,頭枕著戈戟,隨時準備應對戰事。
在度過清冷的一夜後,昨日的值守的哨兵們開始回營休息。而醒來的漢軍,則要去給傷員們找水喝。
失血多的傷兵們會頻繁口渴。
但正是給傷兵送水的過程中,這些昨日並沒有參戰的漢卒們才知道那一天的戰事到底有多慘烈。
傷兵們因為來不及運輸,所以就在戰場上躺了一夜。在他們周邊到處都是扭曲著身軀的屍體,臉上掛著痛苦的表情。還有一些傷兵甚至是被一排排屍體壓了一晚。
漢軍袍澤們從屍堆中扶起傷員們,給他們用水。這個過程中如果遇到熟悉的戰友,他們會取下他們的遺物,好寄送給他們的家人。
鎮北軍的邊軍中,大部分都是良家子,這可能也是漢軍最後一批高素質吏士了。
此時戰場上,除了傷員們的哀鳴外,就是各種鳥獸在外圍的叫聲。他們不是迫於這些活著的兩腳獸,早就上前飽餐一頓了。
戰事的餘波仍然繼續,在外圍,泰山軍的哨騎仍然和出來尋水的漢軍哨騎交鋒著。
在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這些英勇的騎士們已經血染在密林和溪流邊。
戰爭真的從來不是弱懦者的遊戲。
可能也正是看到泰山軍的戰意還在,所以盧植決定留下了兩個營大致兩千人的隊伍作為殿後。
然後在晨時左右的時候,全軍開拔,向著北面的中人亭撤退。
而楊茂在得知漢軍北撤後,也並沒有阻攔。
而三個時辰後,張衝帶著大本營主力兩萬人趕到了。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