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襲

險了。我軍中本就胡人眾多,知我軍虛實。到那個時候,塞外邊族知我不利,承虛入寇,以今日之勢力,可能救其首尾哉?到時候,北地兵連禍生,我等如何有面目交代家鄉父老?”

此時公孫瓚的眼睛已經紅了,他本就是大漢至上主義者,恨不得殺盡胡人。原先因為盧師在上面壓著,他不忍破壞大局,才對胡人充于軍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現在一聽關靖說的這個後果,他再坐不住了,恨不得立時就將軍中的胡人殺光。

好在他此時還有理智,知道自己做不得這事,對關靖道,如今事已至此,當務之急是破三河亭,問他有沒有計策。

而關靖倒真的給公孫瓚獻了一策。

在伏擊潘璋援軍失敗後,公孫瓚開始全軍四出,不斷抄掠附近的鄉里,將鄉民裡戶盡數驅趕到了三河亭。

燕兵本就屬於外兵,又多胡人,其軍紀可想而知。一路上,遍是逃亡而被殺戮的漢民,胡人馬背上全是繳獲的婦人、鍋碗,都是一些用得著的東西。

在將附近鄉里人都驅趕入營後,公孫瓚突然以酬功為名,請麾下十六名胡將入營。

本還在營內狎暱婦人的胡將們一聽公孫瓚要大賞他們,皆爭先恐後入大帳。

此時公孫瓚已經伏壯士於幕下,等胡將們一到,突出,擒他們於帳後縛之。

有胡將咕咕嘰嘰著彆扭的漢話,憤怒道:

“你們漢人好無道理,是你家大帥請我們南下的,現在卻這麼對我們?你能承受你們大帥的怒火嗎?”

公孫瓚根本沒理他,然後一扈兵上前,擒住這胡人的的頭,就用斧柄將此人的滿口黃牙給敲碎了。

兇暴的場面直接嚇住了其他胡人,他們心知道不好,這公孫瓚怕是要殺光他們。

於是,一個烏桓騎將,用非常標準的漢話,伏在地上不斷磕頭,痛哭流涕:

“將軍,我等營內狎妓,自當死罪。但請將軍看在大戰在即,不如使我等死於戰場,好報將軍之恩。”

這個烏桓將是個巧舌如簧的,如果是一般漢將當面可能就順著話答應了。

但偏偏他們遇到了公孫瓚,這名威傳塞外的“白馬校尉”。

於是,十六顆腦袋被砍,大帳內血色一片。

而附近的一些胡人聽到自家酋的叫喊聲,也紛紛著甲以出,操兵趨大帳。

眼見著一場譁變就要發生,一身血衣的公孫瓚斂帳而出,立於軍門怒叱亂兵:

“我看誰敢犯我軍法!”

這些胡兵是認識公孫瓚的,知道其人勇武非常人,又看到附近壓過來的漢兵,這些失去領頭胡將的胡兵們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投降。

最後,這些胡兵就被公孫瓚給拆分,再不復一部。

順手消滅了軍中的隱患,公孫瓚便著手施行關靖策。

其人策略總體來說可以用“圍”一個字來概括。

既然我攻不下來,你這個砦又處在戰略通道上,那我就將你圍在裡面。這個圍是直接在三河亭外圍挖掘一圈深塹,然後再在外面築造一圈砦壁,死死將裡面的泰山軍給困死。

而三河亭本就小,一旦漢軍用此策,花不了多長時間就能不戰而勝。所以此策雖不精巧,但分外有用。

於是公孫瓚就開始驅使附近抓來的流民徒隸,開始在三河亭外圍挖掘塹壕。

砦內的毛紹看到敵軍開始改變戰術,稍微一想就明白對面是要幹什麼。

因為當年他被俘的時候,泰山軍用的就是這一戰術,你說毛紹能不記憶猶新嗎?

所以毛紹趁著漢軍施工,數次帶兵縋壁襲擊,而且往往一日數次,嚴重破壞了漢軍的施工進度。

就這樣,三河亭的毛紹又為張旦、董訪那邊爭取了三天時間。

也是這三天,整個戰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大逆轉了整個戰局。

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在潘璋部已經北上後的第一天。

泰山軍結束了數天的休兵,開始對九門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五更,泰山軍以兩營各千人潛抵九門外濠,負土填塹。但等到搶填第二道壕溝的時候,九門城上的漢軍發覺,發矢如下,泰山軍搶塹隊攻擊受阻。

前敵總帥董訪見攻勢阻滯,遂令第二批預備前往更替。而這一次他派上去的有八百人的長弓手,皆施放火矢,焚燒九門城上的更棚。

而剩下的一部五百人的披甲士,就在上頭焰火四起中發動了進攻。

但泰山軍所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