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一章 夜雪

光和六年,十一月九日,夜,星色暗淡。

雪越下越大,老天經過前幾日的試探後,終於摸清了人間的虛實,開始盡情地宣洩著無窮的冰雪,凍煞人間。

聽鉅橋驛的老人說,像這麼大的雪,冀州也有二十年沒遇到過了。如此瑞雪,來年本應是個好年景,只可惜,這世道……。

鉅橋驛由來已久,據傳是當年商紂王酒池肉林屯糧之所。歷經千載,舊時在這裡享樂的王侯將相早作了土,但這山河卻依舊如故。

此時的鉅橋驛是朝歌北面的交通驛,原先是朝歌聯絡冀中南的要驛。往日商旅不絕,是河內數一數二的大驛。

但今年,河北黃巾起事,天下大亂,四方不靖,商旅早就斷絕了。這鉅橋驛也就自然的蕭條下來。

紛紛大雪中,鉅橋驛一燈如豆,在這個寒冷的黑夜是那麼的溫暖和安全。

「嘎吱」

一名驛夫套著肥大破爛的冬衣出了外。

之所以在如此寒冷的夜還要出門,只因為驛站內有三匹驛馬需要他照顧。它們是比他還精貴的存在。

瘦小的驛夫先看了下馬棚,見沒被雪壓塌就放了一半的心。

他先將半棚的積雪清掃,就給這三匹馬加了些乾淨的芻草。所謂馬無野草不肥就是這個道理。

驛夫叫小韓,是驛長撿的溝壑遺子。之所以被遺棄,不是因為小韓哪有缺陷,純粹就是活不下去了。

驛長是老韓,世代都在這鉅橋驛做驛長,但到了他這代偏就沒生出兒子。於是,就收養了小韓做了自己義子。

不過老韓並沒打算就這樣將位置以後留給小韓,畢竟他今年才四十,還想再努力努力,生個兒子來。

小韓沒想過這麼多,這個驛站中,他最關心的就是這些驛馬。他覺得它們比人更有人性。

隨著戰事吃緊,驛站內的好馬早就被漢軍徵收送往了淇水大營,所以此刻留在驛站的實際上是三匹不堪驅馳的老駑。

驛站的馬匹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因為京都的漢室如何統治這萬里疆土,除了靠那些忠心的官吏,更多的就是靠這遍及四方的驛站網路。

而想要維持資訊的通暢和及時,每座驛站都要常備多匹馬,而且這些馬至少也是中等以上的。

有一句叫,「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但實際上,伯樂可能是有的,但這千里馬是真沒有的。那種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馬,是不存在的。

一般而言,就單匹馬來說。一匹普通馬,可以日行一兩百里。上好的馬匹可以日行到三百里左右。而那種千里無一的名駒就可以日行四百里,但最多也就是五百里了。

所以,馬匹的速度極限就是在這裡。

在平時,驛站間為了快速傳遞訊息,要給傳遞軍令的信使換馬不換人,經常極限驅馳下,驛站的馬跑廢的自然就多了。

但即便如此,這寫駑馬也是非常寶貴的財產,可以租賃給鄉里拉犁。鉅橋驛也是如此,現在這三匹駑馬就是補貼驛站的重要途徑。

所以,無論是情感還是經濟上,小韓對三馬都盡心盡力。

就在小韓給三馬梳著毛的時候,突然三馬齊齊嘶鳴,小韓還在奇怪。就見到北面的黑夜中,一群人牽著馬黑影綽綽地踏雪而來。

小韓一驚,再看,不那不是一群人。

那綿綿的望之不到尾的長龍,這是一支軍隊!而且都是騎兵。

福臨心至,小韓並沒有大喊,而是就僵在那一動不動,渴望那些人看不到他。

但可惜,這些人就是直奔這驛站來的。

風雪中,大部分的黑影停了下來,只有百

餘人闖進了驛站。

他們為首的是一個頭戴斗笠,眉眼都是霜雪的漢子。

此人怎麼說呢?小韓說不上來,只覺得此人不是普通人。

這人還沒進來,他邊上的扈兵們就如虎狼躍進了驛站。隨後,一陣混亂,驛站內的,包括小韓在內的四名驛夫就被執出。中文網

小韓迷茫的看著那賊頭,聽其發落。

驛長老韓比小韓懂太多了,此刻他渾身發抖。

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是誰?他們就是此刻和漢軍對峙的泰山巨寇。

那黃色的纏頭,那特殊的臂章,的的確確是泰山巨賊。

再一想這一支騎兵軍團就在這夜雪紛飛中天降這裡,就可想而知他們所為何了?不就是那不遠處的朝歌嘛。

而既然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