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七十三章 回鄉

元義說了一句誅心的話:

“廣宗之變猶在眼前,這人公將軍的位置怕也是坐不得的。”

馬元義聽了這句話,臉色難堪。

最後,馬元義還是走了,帶著一封張衝給張角的書信走了。

在信中,他提及了兩方依然作為攻守同盟的盟友,一同抵抗漢室的壓力。但也僅僅是如此了。泰山方已經成了過去,現在是泰山軍了。

張衝只能做到這裡了,他也不知道這封信和馬元義回去到底會怎麼說。但即便張角真的翻臉,他張衝又會怕嗎?最多給你張角來個“退避三舍”好了。

……

邯鄲城外,泰山軍還在不斷加固著營盤,他們正打算將城外的臨死營盤改建加固為永久式營盤。

很顯然,張衝並不打算撤回鄴城了。

這也是張衝為下階段的戰事戰略服務的。在後階段中,泰山軍主要的工作就是經略河北,而邯鄲作為交通要衢,又偏北,比鄴城更適合作為此階段的幕府所在。

所以這些日,鄴城的一些幕僚機構都在往邯鄲搬遷。

而這一日,也就是四月十二日,邯鄲城的郡府內,也是現在泰山軍的臨時幕府所在地,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

這一日,張衝大飱此次北伐吏士。

宴飲的時間永遠過得飛快,很快眾吏士就醉醺醺的回去了。

而一眾幕僚文吏因為這個或那個的原因,三三兩兩按著圈子的不同又各自聚著自己的小會。

其中最大的一群,就是度滿的一群。人群裡包括了蔡邕、諸葛珪、吳觀、單鳴、陶暗、荀攸、範常、阮瑀、路粹等老資格幕僚,還有新生代的李恆、李榕、馮熹三人。

比度滿人群稍微少一點的是何夔那一波。當中有軍法曹長趙達、主薄嚴莊、書記高升,郭圖、申商、馮防、陳琴等中間,還有新幕僚如黃權、郭韜、吳瑞、張允。

這兩撥人也是如今泰山軍幕僚系中最大的兩座山頭。以度滿為首的儒系,與何夔為首的法系。

之所以這麼分,不是因為真的兩撥人裡面就是一派純儒,一派純法了。其背後的本質就是權力鬥爭。

以何夔來說,他是地地道道的純儒,幾次勸張衝以王道行事。但奈何,度滿也是純儒一派,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這一型別的,那他何夔就只能拉攏手段行事都稍微酷烈一點的法系文吏。

所以哪那麼多主義,背後都是權力。

所以當大宴結束後,各小團體都陸續找地方繼續聯絡感情。

這邊趙達、高升一幫人隨著何夔一起來到了軍府一側的府邸,這是張衝分配給何夔用來日常起居的。

當趙達等人到這裡後,何夔的家裡人已經準備好了簡單的菜蔬。

和漢室相比,泰山軍依舊還保持著簡樸的風格,這在何夔這裡依然得到了體現。

由何夔坐上座,其他人等相互勸著,也各自坐好。

大家還沒坐定,人群中的郭圖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聊著一個話題:

“這次,咱們真的要和黃巾軍決裂了?”

郭圖所問的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但依舊牽動著在場諸人的心。

他們雖然不大看得上黃巾軍,但內心卻不可否認的是,泰山軍發展至今,受到黃巾的幫助是不少的。

單說有黃巾勢力頂在他們前面,吸引著漢軍最多的兵力,這才讓泰山軍能從容佈局。

所以他們心裡還是希望,這樣的日子能持續下去。也就是黃巾去死,他們在後面撿便宜。

但現在這樣的好日子眼見著不在了,這不免讓他們有幾分唏噓。

所以,坐在稍微上首的嚴莊就唏噓道:

“是啊,以後咱們就要自己扛著反漢大旗了。日後那黃巾是敵是友,就很難說了。”

嚴莊的話讓邊上的高升聽得老大不樂意了。

高升就是豪強子弟,本就看不上黃巾兵,內心裡早就覺得應該和黃巾分道揚鑣。

現在聽嚴莊言語間還有幾分卷念,就開口道:

“老嚴,你莫犯錯,渠帥都決定好的事,你在這卷念啥?他黃巾要想有活路,就早早投了咱們,要是還想和咱們拔刀相向,那就是天要收他們。”

好傢伙,這高升是典型的鷹派了。

而高升的看法,並不是孤例,而是得到了在場不少人的認同。

上首的何夔沒在這個問題多做糾纏,而是直接以一句結尾:

“這事渠帥已經有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