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八章 鼠鼠

在鄄縣,張衝只呆了四天,就走了。他帶走了董訪和董昭,並升了奚慎作為河濟軍團的代招討使,主持當地工作。

對於奚慎,張衝並不十分滿意。其人到底有幾分陰沉,但在河濟軍團的諸多高階軍吏中,他又是最適合的了。所以張衝只能拋開個人的觀感,選擇了奚慎。

留給張衝的時間非常有限,在他趕往鄄縣的時候,汝南黃巾的大部就已經開拔回撤了,由於漢右中郎將朱儁帶著萬餘漢兵主力南下汝南。留守汝南的太平軍毫無招架之力,新晉汝南渠帥黃邵只能帶著大軍回援了。

但並不是所有小帥都和黃邵走的,何儀就沒走。他選擇留下來和張衝一起打敖倉,理由很簡單,他在黃邵那裡已經待不下了。

之前老渠帥彭脫剛戰死,是何儀第一個來的現場,也是他私下搞串聯好繼承汝南渠帥的位置,但可惜,終究是差了黃邵一些。

當奪位失敗,何儀就知道要給自己安排後路了。現在諸多渠帥都在,黃邵礙於自己才繼承,威望不夠,才沒對何儀下手。但要是等他們全軍下汝南,那他何儀生死就操之於黃邵之手了。

所以何儀選擇了張衝,要與之結盟。而且他已經聽說了,敖倉之粟堆積如山,食之不盡,在這個時候,誰有糧,誰就能招徠饑民,壯大勢力。..

至於神上使馬元義,在張衝又一次說服下,也決定北上敖倉。改變他決策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南陽方面傳來的訊息,讓他知道南陽太平道的水已經很深了,他再去,有點得不償失。二個就是,河北本部出現重大變故,他需要儘快北上,離河北越近越好。

這個變故就是,大賢良師已經好些日沒有召見軍中各渠帥了,很多人懷疑大賢良師之前受的箭傷是不是發作了。

在這個時候,馬元義需要儘快趕回本部。作為大賢良師親選的繼承人,這個時候,馬元義要在張角的身邊。無論公私,都需要有個人穩定局面。

當然,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也能主持,但軍中派系林立,一些天公將軍的嫡系並不是太樂意,教權留在旁系統,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基於此理由,馬元義答應了張衝,決定一起合兵,北上攻打敖倉。

所以張衝解決了河濟地區的問題,馬不停蹄就趕回了潁陽。

潁陽距離敖倉已經很近了,只有二百多里的距離。但在進攻敖倉之前,仍然需要一些準備。

因為敖倉屬於天下之重。佔據滎陽敖倉者,不僅能控制截斷河、濟漕運,更能得到充足的粟米補給。有識之士都將滎陽當成兵家必爭之地。也正因為如此,一旦泰山軍真的攻打了滎陽。那可見,河北的漢兵將拼死南下。

而在歷史上從關東攻打滎陽能成功的,少之又少。從陳勝、吳廣的起義軍攻打滎陽,失敗;楚漢爭霸中,項羽爭敖倉,失敗。前漢濟北王叛亂,襲敖倉,失敗;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此地區為漢室守衛之重要地區。開洛陽武庫、發三河之兵、食敖倉之粟,關東的反漢勢力實難攻克。而且就算攻克了,漢軍還可以退守成皋,再敗又能退守鞏、洛。即便是再次失敗後撤,還可以退往關中,那裡還有新安、澠池、函谷、桃林等許多險峻的關口。這數百里險要,處處都可以成為漢庭防守的要點。

但還是有好訊息的。就是此代的敖倉,武備是比過去要弱的。在過去,至少有五千精甲常年駐守在敖倉,而現在只有一些敖倉吏,而這就是張衝的機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前漢是關中本位,而本朝是關東本位。

光武定都的是洛陽,此地不過數百里,又處在天下之中,一旦天下有變,就是四面受敵。而洛陽四面有有八處通道可以上洛,為了把守這八道,漢庭需要處處設防。而前漢時期是定都長安,那是三面守,一面制山東。而這一面就是滎陽,因此前漢在滎陽地區的兵力就要多很多。

說了這些,為了提高攻克敖倉的勝率,張衝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嚮導。

張衝對滎陽地區是完全陌生的,敖倉建在哪,他根本不知道。而軍中也幾乎都是青兗人,都和張衝一樣,對滎陽地區一摸兩瞪眼。還有個好笑的,就是軍中智謀之士、如何夔、趙達,範常、嚴莊、陶黯,說起來各個都知道敖倉如何如何重要,但竟然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去過敖倉。

但張衝運氣好,到底還是找到了領路人。他們就是一批潁陽之戰的俘口。

此時,因為和汝潁黃巾的交易的緣故,泰山軍麾下的俘口數量已經突破到了兩萬,這個數字使得泰山軍從漢軍營壘中繳獲的粟米都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