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四章 騎戰

光和六年,七月十六日,長社之野。

這一戰比任何人預料的都要突然,先是幾騎的偶遇,然後是附近友軍的支援,等捉對廝殺半日,所有人才知道,戰爭已經爆發了。

此時,清晨寅時,號角聲已經從泰山軍官道邊上的營地響起,各類戰鼓和法螺聲四起,整個營地開始復甦,所有人在這激昂的樂聲中醒來。

晨光微熹,先是飛軍背旗上馬,分散遊弋在前方的平原,然後是一千突騎整裝,挎弓挺矟,穿著甲衣兜鍪,如粼粼波光緩步湧入。

昨日的遭遇戰後,這些突騎就已經被集結起來,人人都知道,對面的漢軍就在前方不足二里的地方,在付出十幾名飛軍背旗的生命後,那些漢軍的虛實已經被泰山軍偵查不漏。

此時,太陽已經在廣闊平原上空升起,黑嶙的山丘陵地展現出它的全貌。全軍統帥張衝,這一次並沒有選擇留在大部隊指揮,而是親自帶領著突騎。

此戰和過往所有都不一樣,這次是一場騎軍之間的對攻,對面的漢騎數量大概在一千八百人上下,是自己的近乎兩倍。人數本就不佔優的情況下,張衝必須親自帶隊才有勝利的把握。

此外,騎軍戰鬥的風格和步軍戰鬥的不同也使得張衝必須親臨第一線才行。步兵線列對攻比較靜態和緩慢,張衝作為統帥自然可以在後陣指揮,從容排程諸軍配合作戰。但騎軍不同,一旦衝鋒起來,就是狂飆突進,根本就不會停下來,後面的指揮資訊等傳到騎兵那裡,戰機早就過去。也是因為這樣,騎軍作戰多賴騎將自己臨機決斷。所以,張衝自然要親臨騎軍第一線了。

那邊,漢軍騎軍主將曹操也開始了自己的軍略。

他在天亮之前,就派遣三曲,共六百騎,在部將耿祉的統帥下迅速遊弋前驅,探賊軍虛實。

耿祉出自名門,扶風耿氏之後,其家族自中興已後迄今,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十百人,可謂是真正的朱紫之家。

耿祉現在還年輕,但已經擔任千石的重位,他日後會因平黃巾有功,做到度遼將軍的二千石高位,這也是他們耿氏常任的一職。日後他在度遼將軍的位置上,會死在和南匈奴的戰鬥中,為國捐軀。

耿祉受曹操命,在昏暗中出發,潛伏在了平原西北處的一片高地,這裡能很好的遠眺前處平原。

但這裡肯定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種位置,泰山軍肯定也會搶佔,而現在他孤軍深入,自然危險大增。但誰讓他是扶風耿氏之人,他們耿家從來都是膽大敢戰,這一刻他彷彿感受到老祖耿弇、耿國、耿舒等人正在天上注視著自己,激勵他不忘家族榮耀。

隨著太陽昇起,在高地上的耿祉越來越看清了敵人的戰場。

中間黑壓壓一片戈矛如林,那應該是已經列好陣的賊軍,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從封丘一路走到這裡的,他們計程車氣如何,耿祉看不出來,但陣型扎得非常齊整,這是一眼能看出來的。

然後在兩翼的突前處是泰山軍的騎兵,煙塵太重也看不清有多少,但從其兵線數量來看,千人肯定是有的。又觀察了一會,耿祉又將目光投射到了那幾個賊軍步兵大陣上。

他敏銳得感覺,此戰的關鍵不是在於騎兵,反而是這些龜速行軍的步兵。這些人手持戈矛,排列成細長的陣線,在晨光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想了一會,耿祉決定繞到這隻步軍的側後,看能不能有機會打一下。

一刻後,耿祉帶著所部六百騎下了坡,向著東北方向高速移動。風馳電掣之間,他隱約聽到前面那些個賊軍方陣竟然在放聲高歌,先是模糊,後越來越清晰,逐漸串成一句話:

“起刀兵,換太平,只叫天下復清明。”

聲從微弱到咆哮,就如細雨到風暴,就這樣直接砸在了耿祉等人的耳朵裡,眾人心中一沉:

“這是一隻戰意十足的方陣,衝不得。”

手持韁繩,狂飆在最前的耿祉開始向右繞,他身後的眾騎就如群羊一樣被他這個領頭羊指引著右轉。

整個騎軍隊伍就這樣一直右轉,準備繞著泰山賊軍的大陣,繞出戰場,重新迴歸漢軍佇列。

賓士中,耿祉咬緊嘴唇,渾身戰慄,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一個自己之前從未想過的事情,那就是自己此刻很可能就是此戰的勝負手。

他所部有六百,這已經佔了漢軍兵力的三分之一。本來在騎軍數量上來說,漢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現在曹操將他這六百兵分出,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