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懼

起北上。

但這顯然超出了陳琴的資訊,無論是黃邵還是馬元義,陳琴都不熟悉,又如何能給出可行的建議,要是張衝問他如何處理和本地豪勢的關係,他陳琴當然早有腹稿。

不過,在討論的時候,陳琴說的一個詞,反讓張衝豁然開朗,也許可以這樣試試。

------------------

光和六年,八月八日,京都。

皇甫嵩重傷,中路漢軍大敗,退守到陽翟的戰報一送到京都,整個京都陷入了恐慌。賊勢力竟然如此之強嗎?連西州名將皇甫嵩到大敗重傷,一時間,人人皆西顧長安,欲為退路。

關西籍公卿,如議郎京兆趙岐,此人乃關西大儒馬融之侄婿,建議遷都:

“蛾賊兵盛,京都空虛,且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地。臣請國家播遷西京。昔高祖都關中,土地肥饒,故得之以並天下。關中又有崤函之固,可阻百萬之兵。陛下再收西州之士馬,取益州之饒富,不出一年,即可得甲兵二十萬。一朝東出,蛾賊立崩。且西京宮室完備,城堅壁固,請陛下徙都長安,做長久計。”

這邊臺陛上的劉宏還沒說話,那邊關東,尤其是潁川的公卿們就受不住了。率先出列的就是同為議郎的張諮。

張諮就是潁川人,此君也是一個人物,日後被董卓任為南陽太守,之後長沙太守孫堅一路北上討董,路過南陽,十分不講究的將張諮在酒會上一刀剁了。

當然,現在的張諮還不知道這既定的命運,此時的他正義憤填膺指著趙岐,怒罵:

“請陛下斬此僚,天下乃安。”

然後他就面拜劉宏,諫道:

“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寒山東之心。且光武都雒邑,歷年已久,百姓安樂。今無故捐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

劉宏也在那沉思,他本心來看,是想遷都的,畢竟中路的漢兵慘敗,敵已經要兵臨城下了,再不走就危險了。至於,體面不體面,那西京本來就是祖宗留給後輩的退路,就是用在這個時候。

但他不得不考慮關東系公卿說的那句:

“孤天下之望,寒山東之心。”

他覺得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如果朝廷拋棄了他們,那他們這些關東的豪強們就要自救了。那自救無非就是投賊或者抱團取暖,而這些都不是劉宏願意看到的。

拿不定之計,司徒袁隗坐在席子上,悠悠說了句:

“遷都之事,動之至易,安之甚難,望國家慎思慎行。”

這話一出,關東籍公卿全部站起,對劉宏道:

“望國家慎思慎行。”

群臣威逼,使得本就蒼白的劉宏,氣得更白了,他使氣道:

“卿等所言皆有道理,一為存社稷,一為保江山。這樣,欲遷者站在左邊,不欲者站右。誰人多,聽誰的。”

此言一出,朝野上下大小臣,各個面面相覷。尤其是那句誰人多聽誰的,怎麼都像是對關東系的公卿做嘲諷。

大家知道劉宏在耍性子,正不知道如何說的時候,一封來自關中的檄書送到了劉宏手上。

看罷,劉宏推開案几,站了起來,拔劍斬下案一角,壯道:

“再有提遷都者,形同此案。祖廟山陵皆在此,朕要與社稷同危亡,就讓那些蛾賊們來!”

劉宏說的壯氣,但知道他為人的公卿們如何會信?一定是關中出事了!

他們猜的沒錯,涼州的羌人們再一次造反了。

這一次,兵鋒直指關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