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六章 開花

望著有序退回的右翼,再一次組織起了戰線,關羽非常滿意,這是他帶的紀律最好的兵。

之後漢軍右翼的第二陣就在各自軍吏的帶領下撲了上來,和關羽部右翼鏖戰到一起。

與此同時,關羽的左翼也開始遭遇到了河南兵的進攻,這些右翼第一陣的漢軍在主帥黃琬「誠懇」的軍令下,到底還是衝了上來。

所以加上前線也在苦戰的正面,關羽部已經三面承壓,不足兩千人的方陣被四千人圍攻著,所部就靠著手中巨大的步槊勉強維持著陣線。

但關羽並不驚慌,因為這本就是開戰前渠帥的軍略,叫「中心開花」。渠帥正是打算以關羽所部新軍為磨心,吸引漢軍兩翼圍攻,然後其他各部再上前打個反包圍。

這種戰術無疑非常考驗充當磨心的部隊之戰鬥意志,也考驗友軍,不能出現坐觀友軍成敗,不動如山的情況,兄弟部隊之間一定要配合密切。

而這些,泰山軍的老營頭們顯然是具備的,這也是張衝做此戰術的底氣。

就在關羽眼巴巴等著兩翼之友軍合圍上來時,遠在後陣的巢車上,幾個幕僚卻建議張衝改變軍略。

此時,巢車上,何夔、趙達在充分觀察了戰場的形勢後,建議先暫緩援軍上去,理由是漢軍的行動顯然和泰山軍原先料的不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翼。」

一邊的扈兵,得了命後,立馬開始打旗語,執行渠帥軍令。

而張衝的軍令,卻讓諸多幕僚不解,尤其是趙達,疑惑道:

「渠帥,按原先計劃是讓汝潁黃巾從右側攻擊,為何換成了中軍甲士,中軍這些不是來防備西北面可能出現的幽州突騎的嗎?」

幽州突騎?他們不是說已經北返了嗎?

沒錯,素來謹慎的張衝從來沒忘記幽州突騎這個決定戰場的力量。他和幕僚們探討過,如果與漢軍合戰,什麼情況下泰山軍會輸。

這就是未慮勝,先慮敗,然後再以此準備相應的反制手段。

眾幕僚們討論了五六種情況,有南面的左右中郎將兩部突然趕到戰場。有漢軍喪心病,挖斷大河,想阻斷泰山軍。甚至還想過漢室皇帝劉宏突然御駕親征,賈其英雄氣,來振奮漢軍東面行營全軍吏士計程車氣。甚至,天降流星這種情況,眾人都討論過了。

但這些都不是最可能的,反而是自破交戰失利後就消失的幽州突騎更可能成為現實。如果泰山軍和漢軍陷入焦灼戰的時候,幽州突騎出現在戰場,那將是致命一擊的。

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張衝之前在潁陽之戰就是這麼玩的,所以很自然就防備對面也給他來這一手。

所以,張衝他們就決定留下中軍的四千甲士,專門對抗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眾人相信,有此銳兵,除了真的來個天降隕石,不然任何意外都阻擋不了泰山軍的勝利。

但現在,渠帥為何要分一半的兵力走呢?不防備漢軍的幽州突騎了?

所以,當趙達問出這話後,眾幕僚中除了何夔若有所思,董昭智珠在握,陶暗澹漠鎮定外,其他人皆是這般疑惑。

不過,他們也只是疑惑,並沒有任何制止。此是在戰場,從來就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大腦,所以剛剛張衝下令後就執行下去了。所以,現在他們只是單純的疑惑,在反思自己等人是不是有沒想到的地方。….

這些人隨張衝久了,與張衝的意見有衝突後,後面總證明是渠帥更高瞻遠矚,以至於現在只要有不同,他們從不會想是不是渠帥想錯了,而是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疏漏。

這種現象有好有壞,但終究不可避免,因為張衝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此刻見趙達問起,而大部分幕僚又不明白,所以張衝就稍微解釋了下:

「所謂籌劃軍略博弈也就是那回事,最後落在戰場上,到底是看誰能打,誰更能戰。我們確實小瞧了對面的老兒,但他就能贏嗎?我只要將主力送上去,執行原定計劃。到時候,張旦和阿確兩邊先夾擊,前後受敵的敵軍能擋的住?擋不住,又何談與外圍的漢兵相呼應?所以等對面將左右兩翼全部押上的時候,他們遇到的是一隻六千人的精銳,到時候以雲長、阿旦、阿確三部精銳為磨心,我率三部突騎在外圍進攻,不照樣還是個開花戰嗎?所以,任黃老鬼詭計多端,我自以力破之。」

聽到這些,趙達等人才恍然,也確實這個道理。

其中郭圖更是當面恭維:

「高啊,渠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