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章:英靈

世間最好的祝福莫若“事事如意”四個字。

但真正的智者卻明白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是心智的大敵。

因為人的意志實際上和肌肉一樣,只有千錘百煉才能不斷強壯。

太過順遂的人生最終會被自己心中賊所嚇倒,成為生活的懦夫。

而毫無疑問,此時的趙雲無疑就是這樣的懦夫。

在這個位面,趙雲的人生太順利了。

他沒有和泰山軍經歷過篳路藍縷的苦難時期,一開始就是以張衝小舅子的身份進入軍隊,之後在一系列人的幫助和迎合下一路青雲。

而趙雲的稟賦也確實卓越,在戰場上如魚得水屢立戰功。

他有見識、有勇力,仁人愛士可以說是天生的將帥之才。所帶的又無不是精兵善旅,這樣的配置下,尋常之敵幾乎都是手下敗將。

但想要成為名帥卻還需要一個東西,那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

有人說這是謳歌苦難!是容不得別人過好日子。

但如果你欲成大事,欲建非常之功,除了需要有超世之才,最重要的還是有堅忍不拔之志。

不然,等你遇到真正的大敵時,一切都來不及了。到時候,你才知道自己能有多脆弱。

為何張衝要帶突騎疾馳趙雲?是他真的覺得趙雲的處境很危險?還是因那潞縣有多重要?非破不可?

都對,但都不是。

其實當張衝成功帶著主力進入上黨地區,上黨的歸屬實際上就已經毫無懸念了。

以泰山軍之精強,昔日兵馬不過萬就能橫行天下。屢破漢室名帥,甚至南北二軍都不是泰山軍的對手。

而現在,張衝提兵五萬,實力是過去的數倍。

而對面之敵難道比昔日南北二軍還要厲害?那劉寵、何進難道比皇甫嵩、朱儁還名帥?

所以上黨之戰唯一能出現變數的地方就是地形。

但現在呢?當張衝將視野放在何進那邊,在想著如何將他給調出來。自己的愛將和小舅子卻因為潞縣之敗而心存死志?

這讓張衝如何不焦急?

他明白趙雲是因為愧疚自己的疏忽而累千餘子弟慘死,也為自己創下泰山軍最大敗績而恥辱,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洗刷!

但這些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不應該是重整旗鼓,再接再厲嗎?

因為騎軍眾多,速度提不上,張衝怕趙雲自暴自棄,當即讓郭祖帶著兩名橫撞將先行。

他寫了一封信給趙雲,內容是一位他仰慕的老人家所寫。

每當張衝遇到挫折,生活中有過不了的坎的時候,甚至他自己都覺得這一次完蛋了。

都是這段話鼓勵自己,讓他從黑暗中覷見光明。

而現在他也要將這段話送給趙雲,幫他走出陰霾。

……

潞縣城內,愁雲慘淡。

在經歷過白骨嶺下的戰敗,城內的守軍並不甘心,他們在接回主將劉寵之後,選擇了再次出擊,但最後的結果毫無意外,又一次打敗而回。

而且這一次的失敗比上一次對城內計程車氣打擊更加嚴重。

實際上,在上午的白谷嶺攻防戰中,潞縣令何羑就一直在城頭上觀戰。

其中數次,他就令城內出兵救援百穀嶺的劉寵。

一方面劉寵既是名王又是自己的上司。另一方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但潞縣兵剛出城就看到了敵軍的騎兵遮攔在交通線上。

所以別看百穀嶺距離護城河只有數百步,但在敵軍騎兵的虎視下卻如天塹。

而直到百穀嶺撤下來一軍,其中護著的就是劉寵。

看著昏迷不醒的劉寵,何羑明白,百穀嶺防線守不住了。

最後的結果也確實如此。

劉寵被送入城內還沒一個時辰,城外塹壕壁壘悉被拔除,甚至嶺上的友軍也沒守住。

包括何羑在內的一眾潞縣父老親眼看著嶺上飄蕩的漢家絳紅旗被砍倒,換上了一面杏黃大旗。

於是可見的,城內士氣跌落谷底。

何羑雖不懂軍事,但也明白城內軍心如此,想守住潞縣簡直痴心妄想。

所以他就萌生了一個要打一場勝戰的心思,不用多大,可能也就殺幾顆人頭,但也能極大提高軍心。

而沒過多久,他就驚奇的發現一直遊弋在城外的敵軍突騎忽然就向東南方向撤退。

雖然不知緣故,但何羑沒有放過這個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