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八十六章:金墉

軍了。

……

城門關上了,但也更混亂了。

收到了金墉城的警鐘,各面戰場的漢軍也紛紛敲鐘,以示回應。

就這樣,在一聲聲號子中,石彈不斷砸擊著金墉城,除了給金墉城震下點泥外,再無作用,反倒是在城下鋪了不少石彈,為後續攻城還帶來了不便。

在旌旗密鼓中,泰山軍的先頭部隊率先抵達了金墉北城附近,將野外擠得滿滿當當。

如後人敘述歷史,在確定大漢亡的那一年,那必然是以京都陷落為時間點的。正如昔日光武定洛陽而收天下人心,被視為正朔,泰山軍在拿下京都後,雖然不至於羽檄定天下,但也讓天下人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金墉城有三城,朱儁任命了一位主將,兩位副將。其中主將叫朱治,將一千八百人,鎮守中城。兩個副將叫凌操、芮祉,各將千人鎮南北二壁,三人麾下皆是清一色的江淮子弟。

城上的漢軍們親眼目睹著友軍的崩潰,他們並不能看到東南兩面的情況,但只看看最為兵盛的城西的樣子,就知道如何了。

不過,張衝最後拒絕和談,倒也不是因為這個。正如他此前和眾幕僚說的,這一次京都之戰不僅打的是軍事仗,更是政治仗。

此時,城樓上,一眾江淮兵皆看著主將芮祉。

於是,他召各軍軍將大會,做了如下部屬:

不過徐晃也不著惱,反正有一棗沒一棗的,既然陰的不行,那他就來硬的。

巨大的聲響混著尖銳的嘶喊炸響開來,但一片煙塵過後,金墉城完好無損。

此時,連番手段下來,皆不奏效,徐晃眉頭鎖得更加厲害了。

所以儘管已經行進到距離金墉城不足半里,但還是放棄了攻城,就地守在巢車的附近。

……

此時,在金墉南城的凌操得了瞭望士的訊息,嚇了一跳,立即下令讓人關閉城門。

丹陽這個地方很特殊,其北部為徐上精華,南部為群山百脈,地勢險峻,周旋數千裡,山谷萬重。

眾子弟頓兵:

“呼!哈!”

所以他徵召了一批民夫、壯勇,然後從水門透過,用小舟順著護城河直達金墉城,而入城的方向就是他們所在的南城。

歷史上曹操就曾招募丹陽兵,但路上譁變差點沒丟了命。

原來,之前京都城內的朱儁一直利用城外的護城河和水道網路給金墉城運輸物資。

每輛巢車都由數十頭牛共同牽引,在巨大木輪的轉動下,向著金墉城緩緩靠近。

於是,徐晃趕緊叫停了拋石車。

……

領頭的泰山軍隨夫們正在巢車前忙碌,因為金墉城建在土垣上,導致道路不平,這些隨夫正扛著原木鋪在坡道上,好方便巢車爬坡。

此時三城的守軍紛紛驚醒,他們從各自的營區集結,開始往金墉城的城垣上飛奔。

在他們金墉這邊遭遇敵軍石彈打擊的同時,附近各處壁壘先後陷落。

此時,大戰還未開始,其餘京都三面的泰山軍還未發動進攻,整片戰場都是靜悄悄的。

軍中的大部分意志自然也裹挾著一部分的上層軍將的想法,他們也反對王上同意漢軍求和,當然這裡面有多少是為了軍功,就另說了。

但半天過去了,那四輛巢車還是在原地停留,甚至因為受力不均衡,還栽倒了一輛。

其實不僅是這幾個,如孫堅,也是這階段在朱儁的賞識下一步步崛起的。這個愛給予下級武人機會,尤其是家鄉的寒門武人機會的大帥,獲得了家鄉子弟矢志不渝的忠誠。

落日餘暉,戰場再一次沉寂。

而城樓上,望著遠去的煙塵,凌操肅然下令:

“都準備起來,讓北侉們看看我們江淮兒郎們的厲害!”

同時周邊又連同著吳郡、會稽、九江、廬江、豫章、廣陵六郡,都是一些富饒之地。所以,每每這六郡有人逃役犯事,就會舉族入丹陽群山尋求保護。

與此同時,金墉南城的瞭望亭上,瞭望吏正死死地觀察著附近的情況。忽然他們看見西北面掀起一陣煙塵,並向著己方高速移動。

也就是這片慌亂嘈雜中,甲冑已備的凌操帶著一群披甲扈兵登上了城樓。

整個戰線前一片混亂。

看著那高聳的金墉城,徐晃犯難:

但然後呢?打下了京都之後呢?

汴京城百姓們很快就同情了趙家,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