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的張氏兄弟一起聯兵準備對泰山軍的河濟發起進攻。
不過也正因為常年不開,這裡也設定了最重要的兩個建築,分別儲備糧食的太倉和儲備兵器的武庫。
他們討論了一下,選擇了一個叫韋萌的人來擔任主使。
比如說夏門,那是用作送喪的通道[;又比如說是谷門,那是押送罪犯出城行刑的通道。
當然,那些執金吾的衣甲兵刃也被收走了。
就在韋萌出現的時候,他甚至還沒有介紹自己,就被一個蒼老的公卿命為了犒軍使,讓他出城去犒勞泰山軍。
之後,本朝光武至南宮的卻非殿,決定定都洛陽,並對南宮進行了系統的整修,正式將之納為皇宮。
犒勞了敵軍然後更有勁的打自己?
而除了北面的二門之外,其餘東、西兩面各有三門,只有南面獨特,有足足四個城門,由此也可見京都南城牆的重要程度。
就在眾人繼續思考的時候,帳外傳來橫裝將的聲音:
南宮?那裡是公卿們執政所在,他韋萌不過是斗食小吏,去那裡幹什麼。
此外,京都四面一共有十二座大門,北城牆兩門,一個是西邊一點的夏門,一個是東面一點的谷門。
“那如何攻心呢?”
有點能力,不會辦岔了事。又有宗族、家人在京,可以方便拿捏。更重要的是出自一般的豪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背景。
更不用說,在另外一個位面,面對人心不齊的關東聯軍,那董卓不也是將京都一把大火燒了,然後退入長安了嗎?
所以,其實在張衝的內心裡,這京都不難打。
但這個時候,京都的公卿們管你袁紹的死活?
不過求和這事卻不能直接辦,這倒不是顧忌袁紹那邊,而是堂堂漢室竟然要和賊寇泰山軍簽訂城下之盟,說出去總是難看的。
在京都,不用說克己奉公了,恪盡職守都已不多,所以韋萌的本分表現落在不少人的眼裡。
而除了這十二座城門,京都還有大量的漕運水道貫穿外城,所以還有六座水門供貨物進出,每個水門都有鐵閘,隨時可以放下,防止外面的敵人偷襲。
所以,京都門戶之重,首在南面,北面的兩座城門都不常用。
“王上,此前我等以為這一戰必犁庭掃穴,但今日觀那京都城,這京都怕不是能輕易拿下的。”
實際上,在泰山軍在城外休整,打造攻城設施的的這幾日,城內的公卿們也沒有閒著。
南宮當年是周王室的城邑,以前赫赫有名的東八師就駐紮在這裡,為周王室安定關東形勢。
因為天子坐北朝南,所以本朝禮制,參加朝會要從南門進入,上書或要求謁見也要到南闕。
然後就是城門外的護城河了。
此刻,不少幕僚軍吏都紛紛頷首。
張衝也認同田豐這話,之前因大破洛北諸壁的勝利樂觀情緒也因此消散不少。
相比於規整的城牆,不規則提供了更多的火力射擊面,使得外圍城防更加立體。
在看過三月二十二日那場長樂觀外的野戰後,這些公卿已經膽寒了。原先對守城有著十足信心的公卿們這會也沒了十足的把握。
開夏門,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但公車已在外署等候,縱然再困惑,韋萌還是踏上了那輛車。
這是韋萌聽過最荒謬的一個命令。
畢竟當年河南士族清君側從虎牢關直趨京都的時候,那劉宏不就是守都沒守,直接跑了嗎?
就這樣,當韋萌一行人被帶至北邙山的大本營,甚至准許面見張衝的請求,無論他們來這裡有多荒唐,韋萌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因為,城內還有他的髮妻和孩子。
於是,深呼了一口氣,韋萌正了正衣冠,闊步入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