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趙雲殺出後,對夏侯、薛二人喊了一聲:
“走!”
隨後三人打馬回返。
而那些剩下的關西騎士在經歷過先前的猝不及防後,很快就意識到衝出的敵軍騎士就只有三人。
而且趙雲俘獲走的那個羌騎明顯是他們的主將,所以見到敵軍三人“慌忙”撤退後,想都沒想就追了過來。
如是,寬闊的澗水南岸,前頭三騎在跑,後面數十騎在追。
可追著追著,對面那三騎忽然就不走了,甚至還兜轉馬頭,其中一個人還將腿架在馬鞍上,就這樣指著他們對身邊兩人調笑。
這下子這些關西騎士沒底了,其中一個獲得暫時指揮權的騎將呼嘯一聲,就讓弟兄們停了下來。
隨後他對身邊一個“最”有文化的騎吏說道:
“老楊,你說他們這是如何?為何突然如此做派?”
那叫老楊的騎吏算是弘農楊氏的遠支,在他們這群關西粗人中的確頂有文化的了。
那老楊倒也不謙讓,手搭著涼棚就眺望前頭,他左看看右看看,忽然嗤笑一聲:
“技止此耳。”
那騎將聽不懂,忙問何意。
那老楊輕蔑的指著前面三騎,解釋道:
“老蒲,你不知道咱們漢人有個典故,當年飛將軍李廣就曾以此詐過匈奴人呢。現在那幫泰山賊子就是要效仿這個故智,在詐我們。”
那叫老蒲的可不是漢人,而是出自略陽的氐人。這氐人和羌人呢常被混淆一談,但實際上來說也沒什麼區別,真要較真的話,可能這氐人有漢姓。
如這略陽氐就有蒲姓,而南邊一點的武都,有白馬氐,他們就多姓楊。
剛剛被趙雲俘走的就是一個略陽氐小酋,這老蒲是他的族叔,知道救不回小酋自己回去也是個死,所以聽了老楊的話,心裡已經做好了決定,他最後問了句:
“錯不了吧?”
老楊正色道:
“但行,出了事算我的。”
於是,老蒲心一橫,吹起牛角就帶著眾騎士衝鋒。
一開始老蒲還頗為殘忍的死盯著那漢人武士,可盯著盯著,他就有點慌了,因為那騎士竟然在他們衝鋒的時候都停在原地不動。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嚇傻了吧?
可就在下一瞬息,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忽然聽到了雷聲。
那是大規模的騎軍在縱馬衝鋒。
於是,上一秒還猙獰的老蒲,這一刻就尖著嗓子:
“撤!”
但如何來得及了?
隨著第一隊的黃衣鐵甲騎士奔到了坡崗上,然後越來越多的騎士出現在了崗線上,他們如同潮水一般繞過趙雲,然後向著這隊關西騎士壓來。
片刻後,當這些泰山軍騎士隨手砍殺了那些關西騎士後,紛紛迴轉,其中一個騎將直接上前,奔到趙雲面前。
趙雲一看,赫然就是徐盛。他不是被自己派到京都了嗎?這麼快就回來了?
想著這事,趙雲隨手就將自己俘獲的氐人小酋扔給了夏侯蘭,隨後詫異問道:
“這麼快就回來了?”
卻見徐盛神色嚴肅,側身小聲對趙雲道:
“軍主,王上來了。”
趙雲愣了一下,一時間還有點沒反應過來,直到看著徐盛的臉色這般嚴肅,才悚然道:
“到哪了?”
徐盛低語:
“就在中帳。”
趙雲所置中帳者,新安之西也,八陡山之陽也。
這下子,趙雲再不敢耽擱,急忙帶著徐盛幾人火速回趕。
在路上,趙雲問徐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但徐盛也說不上來,他只說自己送了關西使到了京都後,就被王上單獨召見了,後面問了軍中情況和澠池的關西軍動向,就忽然要來新安。
所以徐盛也是一無所知。
就這樣,趙雲心中忐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何等變故,要讓王上親自來他大營,想到這裡,他不禁猜想,難道……
……
當趙雲帶著徐盛他們回奔大營的時候,他就看到自己的控鶴軍正在寬闊的川穀中集結。
控鶴軍不愧是禁軍序列,趙雲又調教得好,此時佈置在川穀內,軍容整齊,旗幟鮮明。
那無數面杏黃旗幟,配著白鶴軍旗,鋪在川穀地上,如同大地上盛開的白牡丹。
趙雲趕來時,一眼就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