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沒人說話,他們怕自己哪句話說錯,惹來大禍。
這個時候,那個叫霍山的獵戶沉聲說了一句:
“俺們都是一些下里人,並不知道誰好誰壞,上面的鄉豪讓咱們跑進山,咱們也就跑了,沒想那麼多。其實咱們就是一群老鼠,不管哪路兵來了,都只想窩在洞裡抱團苟活。所以將軍也不要怪罪咱們這些可憐人了。”
張衝見這個人能說個流利話,就知道這人應該是他們一群當中的領頭,於是溫聲道:
“哦,那你現在覺得咱們泰山軍怎麼樣?”
霍山猶豫了一下,認真道:
“俺們都沒見過像你們這樣對我們好的軍隊,所以我們才來送點山裡的東西,都是些不甚好的東西,但這就是咱們僅有的了。”
張衝點了點頭,然後真的就蹲在地上開始翻撿這些山貨,隨後他指著一塊類似於樹根的東西,問道:
“這是什麼?”
霍山照實說:
“這是葛根,這個可以摔打出葛粉來,是咱們鄉里人常吃的一些東西。”
張衝大致翻了翻東西,地上的這些的確都是一些常見的山貨,心裡對這些鄉民的生活狀態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於是他站起身,想了想,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說實話,如果換位思考,我是你們的話,也會跑。如今亂世,到處都是打仗,不論是抓徒隸的,還是抓填溝的,都需要人手。所以你們跑進山我一點也不會怪罪你們,因為你們還不瞭解我們泰山軍。”
“但現在我們泰山軍來了,就不打算再走,我們要紮根在這裡。這裡的紮根不是說和那些漢室的鄉豪們在別業中住住,然後就拿走你們積蓄的一半。我們紮根下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帶著你們將日子過起來,還要過好。”
見這些人不知道該如何,張衝講了更具體的:
“就比如說這塊葛根,我看就是好東西。但這東西你們全靠山裡挖,這都是看運氣,除了自己吃,就是賣給外面也賣不出什麼。而我們泰山軍來了後,就會帶你們種葛根,到時候這一片山都種上這些,靠著賣這些葛根你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在一眾人的竊竊私語中,張衝最後承諾:
“我叫張衝,就是泰山軍的軍主,也是大泰的王。只要我承諾過的,就是前面有千難萬難,我們泰山軍人也會做到。這就是我們的決心。”
這時候,霍山突然說了一句話:
“大王,我想跟著你們泰山軍幹。”
張衝搖了搖頭,他告訴霍山:
“我看得出來,這些人需要你。你留在家鄉比跟隨我們泰山軍更能幫助他們。再且說了,戰場上兵兇戰危,一個不留神就要丟命。”
說完這個,張衝就和這些人又聊了聊,讓他們安心留在里社,照顧父母,安心生產。
他最後和眾人許諾:
“你們放心,咱們泰山軍來了,就不會走。”
於是,一眾鄉人們歡呼雀躍,然後張衝就笑著準備回營了。
正在這個時候,霍山說話了,他知道這是他一生的機會,他大聲道:
“大王,我知道你們
此言一出,張衝回頭了,他見這人不像是開玩笑的,於是和荀攸相互看了一眼,大笑。
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
隨著從太原過來的郭琳全面掌握陽曲的防禦,他開始在陽曲料兵。
陽曲作為太原的北面門戶,境內沂口隘,石嶺關和赤塘關就如一個品字分佈。而其中沂口隘作為整條防禦的突出部,其得失直接影響著這一次戰事的心氣。
於是,他將沂口隘作為自己防禦的重點來準備。
作為合格的方面將,郭琳也認識到了泰山軍這一次南下和過往鮮卑人南下的不同。
在過去,他會把重要兵力佈置在石嶺關。但現在,最合適的地方就是沂口隘,因為他明白泰山軍必定會主攻此地。
他判斷的理由和張衝的一樣,皆明白泰山軍這一次五萬大軍南下太原盆地,是萬萬不會讓自己的糧道被威脅的。
所以即便沂口隘的西面丘陵地空空蕩蕩的,兵馬皆能過,但依舊要拔沂口隘。
而且郭琳在視察了沂口隘後,還發現這裡對己方太有利了。
先是滹沱水從北向南穿過,可以有充足的水源,然後雲中河自西向東,然後和滹沱水在沂口北部匯合。
也就是說,有了雲中河的存在,泰山軍的南下隊伍就會被分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