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高祖總共活了一百三十五年,於七十歲時登基,六十五年後駕崩。皇后育有五子,四子皆夭折。高祖駕崩之後,第五子登基為帝,是為太宗。高祖既然活了一百三十五年,顯然已經不能算是平常的凡人。但若要以龍的年紀來比擬,這區區一百三十五年,也不過只是一瞬而已。若說高祖確是真龍無疑,可他卻在登基六十五年之後就去世,無論誰也不能相信。倘若高祖真的死了,他究竟是為何人所害?若他沒有死,那高祖的陵墓之中,埋得又是誰?霄之前不想玷汙先人遺骨,因此不願入陵墓去。如今想到此節,倒是著實想要到高祖的陵墓之中一探,看看其中的奧秘了。那任公子拋下這般驚人之語,卻不再多言,只是淡然一笑,丟下目瞪口呆的霄和青龍,轉身上樓去了。霄與青龍來尋任公子,也不過是要來問他此事,如今事情已經問到,再留在這裡也無益,彼此對視一眼,亦轉身離去。卻說剛才三人一同在此處談話,因為此時尚早,旁邊並無他人,只有一個不住打瞌睡的小二,因此他們這話題雖然有些特殊,卻並未刻意避人。他們談話聲音不大,料想也不會被人聽見,卻不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巧不巧,這客店中的小二,恰是如馮綽一般的一個探子。他原本確實是坐在堂前打瞌睡的,然而他見了霄與青龍,立即認出那便是此前被通緝的晉王,原本的睡意就消得一點也不剩,他將任公子點的早餐送上之後,就又坐回原地假裝打盹,果然那三人完全沒有注意到他。他將他們之間的對話聽了大半,只是沒聽見任公子附在霄耳邊說的那些。不過他聽到的內容已經足以讓他狂喜,待得三人走了,他立即快馬加鞭趕往京城,三日之後,三人之間的對話就已經呈到了皇帝的面前。這段時間裡,皇帝的心情一直不好。無論前朝或是後宮,一切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有晉王一人,始終脫離他的掌控,讓他心中煩惱。雖說自他登基以來,四海歸服,然而只要有晉王在外,皇帝就始終無法睡得安心。自從他得知了霄的去向,便派出了大量的刺客和探子,一方面刺探訊息,一方面也想著,若能有哪一個刺客將晉王刺死,他也就可以睡個安穩覺了。但就像他一開始想象得那樣,他的這位表弟並沒那麼容易解決,派去的刺客一個個全都沒了蹤影,顯然都已經被他們殺了。探子們的工作倒是比刺客做得好些,有關晉王的訊息一日日如雪片一般飛來,晉王吃了什麼飯,在哪裡睡了覺,夜裡起夜幾次,平素都和人說些什麼話,他全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可是這些訊息並沒有什麼用,只能加重皇帝的焦慮而已。前一日他收到探子訊息,說是把人跟丟了,他正覺得頭疼,卻又從別的方向收到了霄與任公子談話的訊息。他得了那麼多訊息,只有這一條,才算是真正有用的。皇帝盯著探子寫下的關於他們談話的記錄,不覺陷入了沉思。身為一個君王,除了盼望江山穩固以外,最大的願望就是渴盼長生,他也不例外。這一次談話的記錄彷彿一粒種子,種在了皇帝心中,只待有機會,便要發芽。偏巧就在此時,司天監向皇帝舉薦一人,那是一位有名的道人,頗通長生之術,自稱已有兩百餘年的壽命,形貌卻彷彿只有三十餘歲。皇帝聽說有此人,正合上自己的心事,便召了此人入宮覲見。那道人的形容正如人所言,彷彿只有三十餘歲,然而談及前兩朝之事,彷彿親歷。據他所言,六十多年前顯宗剛登基時,也曾召見過他,並說出了具體的時間,皇帝命人取了顯宗的起居注來看,按照道士所說的年月日時找去,果然看見顯宗召見仙人的記錄,所見之人與那道士的名姓,形貌,樣樣都能對的上。皇帝大為歎服,心中對那道士便沒有了疑惑,與他談起養生之道,道人說了許多駐顏養生的秘術,皇帝聽罷,不住點頭,叫人將他所言記錄下來,密密收藏。皇帝與這道人講經論道,談論養生之術足有三日之久,直到第三日上,皇帝終於狀若不經意般聊到了正題:“仙師可曾聽過有關龍的傳說?”那道人聽聞此言,不覺呵呵一笑:“陛下的先祖就是真龍,又何必來問貧道?莫非是要試探我麼?”皇帝搖頭嘆道:“說來慚愧,自高祖的時代至今,不過二百餘年光景,按說當時的情況亦有記錄,到如今不該一無所知。然而高宗時宮殿經火,高祖的起居注以及許多當時的史料幾乎全部燒燬,偶有留下來的,其中的記載也含混不清,很難弄清楚其中的含義了。仙師既然已有二百餘年的壽命,只怕對高祖時的事還有所記憶,還望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