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婆子點點頭,卻沒有動,而是依然看著三個孩子,等葉嬌帶著小素回到亭子裡時才道:“二少奶奶,二少爺回來了。”
葉嬌微微一愣:“這麼快?三郎呢?”
不等莫婆子回答,已經走進亭子的祁昀便道:“他進去了,左右殿試結束還要等很長一段時候,我就先回來瞧瞧,順便請個郎中帶過去。”
葉嬌不解:“要郎中做甚?”
祁昀的語氣意味深長:“以備不時之需。”
葉嬌不太明白這以備不時之需是什麼意思, 可是她還是幫著祁昀準備。
原本一直跟著他們的李郎中並沒有上京,原本他就是祁家藥鋪的人, 是當地聞名的神醫, 總不好帶他上京城。
不過進京以後, 祁家便去了京城中最好醫館鶴壽堂裡請過郎中, 這會兒葉嬌便讓人再去請,付了足夠的診金, 讓郎中隨祁昀同去。
但祁二郎並不著急,只管拉著葉嬌在園子裡溜達, 陪著她一起看下人們栽藥材花, 清閒得很,一點都不著急。
祁明並不知道自家二哥已經離開了,也沒有心思去想宮外的事情。
因著殿試是要直接和皇上共處一室的,檢查也就比之前還要來的嚴格。
等接受完檢查, 祁明乖乖的站回到了隊伍中,亦步亦趨的跟著領頭的官員進了皇宮大門。
若說進來之前祁明還不算緊張, 那麼在走進宮門後,他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這是皇宮, 是大內, 是尋常人一輩子都進不來的地方。
縱然祁昀已經是貢士之身, 但是實際上也不過是個從小地方來的少年郎, 以前對皇宮不過是在話本和說書人的口中聽過罷了, 如今真的走進來, 當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祁明只是抬頭看了兩眼, 就覺得心砰砰的跳,耳朵都在嗡嗡響。
而在進殿前,領頭的官員高聲道:“眾位貢士,在點名、散卷、贊拜、行禮時,皆不得抬頭直面聖顏,不得交頭接耳,不得離開座位,違者,遣送原籍,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這話說的格外眼中,再加上這個官員的聲音洪亮,搭配著周圍的紅牆綠瓦倒是很有壓迫感。
祁三郎跟著周圍的人一起應了一聲,原本他還想要左右看看,可是因著這句話兜頭壓下來,祁明也沒有心思去看旁人了。
被領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後,祁明只敢用眼睛餘光迅速地掃了一眼。
上頭的金色寶座還是空著的,擺著個條案,只是上面放著什麼祁明是看不清的,因為祁三郎會試的名次靠後,這會兒殿試時坐的位置也靠後,殿門大敞四開,外頭的陽光直接照進來,正好打在祁明的後背上。
暖烘烘的,讓他的心裡好歹有了點慰藉。
前朝殿試是要在廣場上席地而坐,做卷子都要趴著,等到了本朝,皇帝仁德,允許他們入殿答卷,有桌有椅,也算是恩典。
而在幾生鞭響後,有人通傳皇帝駕到。
祁明又緊張起來,跟隨眾人起身行大禮,聽著總領太監高聲念著規矩章程,祁三郎卻是半分沒有往腦子裡進。
低著頭,他只能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凝神定氣,沉下心來,不緊張不緊張。
結果等卷子發下,要寫名字籍貫時,祁明差點就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了祁緊張……
不過等略略定神後,鎮定下來的祁明看著題目,不由得一愣。
如今朝廷一片太平,之前許多人都在猜測要考什麼,大多是覺得要考較一下商賈經貿或者是百姓疾苦,再不然就是一副花團錦簇,總歸是太平盛世,什麼都能寫一寫的。
而且按照以前的路子,殿試多是會問一問四書五經,甚至還問詩詞歌賦,只要文章寫得漂亮,自然能被點中。
之前的幾場考試便是如此,詞藻華麗的名次就高,用詞樸素的往往更艱難些。
誰知道,這次新帝問的卻是醫國之法。
此題一出,滿室皆靜。
祁明心裡很清楚他們在猶豫什麼,如今朝廷內外一片和樂,看起來是平平穩穩,實際上毛病不少,卻都隱藏在了數不盡的銀錢之下,沒人敢提。
而這些,哪怕祁明以前不知道,在認識了楚承允之後,祁明也知道了不少。
如今問醫國之法,就是覺得國家有頑疾,這才要醫。
可是誰能真的敢直說國家有病需要治呢?
要知道,這題目可是皇帝出的,作答的時候當然要揣摩帝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