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嚴太后催促道:“趕緊把我的寶貝孫女接回來,寶姐還沒有離開過我這麼久呢。”
嚴帝也不再猶豫,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嚴太后說道:“好。”
嚴帝當即拿著信離開了。
嚴太后抿了抿唇,又緩緩嘆了口氣,在寶姐小的時候,二兒媳不放心寶姐自己出門,可是又要幹活,所以就把寶姐帶在身邊,帶著她玩猜字的遊戲,這樣既可以讓寶姐有事情做,也可以跟著學識字。
在看到關家和院子前主人的時候,嚴太后就想到了是說鄭家的,只是她沒有吭聲,故意裝作不知道,讓嚴帝自己去思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連她對自己這個兒子都不能交心了。
這一路,嚴舒錦都讓人給老神仙和他的六徒弟等人慣了藥,讓他們整日昏昏欲睡,每天再給他們灌一頓粥類的,等嚴帝安排的人接到他們的時候,老神仙等人竟然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老神仙等人本想等著永福公主派人審問他們,可是這一路根本沒有人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到後來老神仙甚至想要主動坦白了,可是已經沒有力氣了,他甚至覺得把他鬆開,他都跑不動的。
說到底老神仙現在只想吃一頓飽飯,每天被灌粥的時候,他都喝的又急又快,浪費一點都心疼。
來的人嚴舒錦也認識,是嚴帝的貼身侍衛,嚴舒錦說道:“這一路每天都只給他們一碗粥,還灌了啞藥,我建議你們也這樣,比較省事,除此之外,那些孩子還挺懂事的,暫時不要讓他們和外人接觸比較好。”
嚴帝的貼身侍衛都記下來,他不覺得永福公主會無緣無故說這些話:“是。”
嚴舒錦叮囑道:“行了,就交給你們了,那些士兵都是蔡城的,人家也一路辛苦了,讓他們回去也要給他們點銀子,路上鬆快一些。”
嚴帝的貼身侍衛看著嚴舒錦。
嚴舒錦理直氣壯說道:“沿路都是花我的了,難不成現在還要我出銀子?你沒帶銀子嗎?我可以借給你,但是你要寫借條,到時候讓伯父還給就行。”
嚴帝的貼身侍衛:“公主放心,有銀子。”
金包子的看法
嚴帝貼身侍衛的到來, 嚴舒錦直接把所有事情都交了出去, 甚至不再管隊伍行程的事情。
而且嚴舒錦給出去的很爽快,卻有一點不讓王府的侍衛再守夜了, 這一路上這些侍衛都累的夠嗆,為了保護嚴舒錦的安全, 每個人都沒能好好睡一覺。
嚴帝貼身侍衛也沒有反對,更何況王府侍衛本來就該聽從永福公主的吩咐,只是每到驛站歇腳的時候, 嚴舒錦都會讓人買不少好的飯菜來給那些人加餐,雖然嚴帝派來的這些人也不缺衣缺食, 可是對比起來就顯得太過慘烈了。
最可恨的是王府那些侍衛,每次好吃好喝的時候都要當著他們的面, 甚至連路上吃的乾糧他們都更好一些,燒雞豬肘這類都沒有斷過, 而且永福公主特別大方, 一般都是兩個人分一隻燒雞,豬肘更是一人一份的。
作為嚴帝的貼身侍衛, 他們吃的一直不差,甚至比旁人都要好一些,可是此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小可憐。
等到京城的時候, 就連嚴帝的貼身侍衛隊長都鬆了口氣, 只是卻有些猶豫,畢竟嚴帝也沒有下命令,要不要直接帶著永福公主入宮的, 如果永福公主要歸家的話,他也是阻止不了的。
嚴舒錦卻沒有讓他為難的意思,吩咐於姑姑帶著李招弟姐妹回王府先與母親報一聲平安,而她直接入宮了。
這樣的舉動倒是讓嚴帝安排的侍衛鬆了口氣。
嚴舒錦入宮的時候,嚴帝還在御書房,嚴舒錦就先去了太后宮中,此時皇后也知道嚴舒錦回來的時候,一併在太后宮中。
見到嚴舒錦進來,兩個人臉上都掩不住的心疼,嚴太后趕緊讓人端了糕點和茶水來。
嚴舒錦撒嬌道:“祖母我可想你了。”
嚴太后招手讓嚴舒錦過來,摸了摸嚴舒錦的臉,說道:“都瘦了。”
“我覺得自己長高了一些。”嚴舒錦笑嘻嘻地說道:“可能是因為長高了,祖母瞧著才覺得瘦了。”
嚴太后點了點嚴舒錦的鼻子,說道:“小騙子。”
嚴舒錦在嚴太后身邊,在到京城的時候,嚴舒錦提前讓人送了水收拾了一番,只是這段時間的奔波,到底讓她看著憔悴了一些。
陳皇后柔聲說道:“回家後好好休息一段時間,萬事有我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