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舒錦沒有跟著過去,而是留下陪著母親和袁氏說話。
嚴知理帶著韓景去了書房,又讓人把杜先生、李先生和孫橋都請了過來。
孫橋正好在杜先生那裡受訓,到廚房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灰溜溜的。
嚴知理等人坐下,就找出西北的地形圖出來,說道:“事情有變,怕是李先生要提前出發。”
李先生聞言說道:“我這就回去收拾東西。”
“不急。”嚴知理說道:“陛下那裡新得了訊息,西北那邊有人打著前朝太子遺孤的名號,在收攏人手,李先生過去先暗中查探是不是屬實,除此之外還要小心那邊的土匪。”
韓景和孫橋都是第一次聽說西北的事情,此時都皺起了眉頭,若是這樣的話,真讓其發展起來,難免又要發生戰亂,這對百姓來說是很不利的。
嚴知理沉聲說道:“不過西北那邊的官員和將領,不確定其中有多少是可靠的。”
西北的官員和將領有些是投降的,未免發生動盪,嚴帝當時沒有徹底清換,不過安插了自己的屬下過去,只是他們去的時日畢竟短,不如那些在西北紮根數年的前朝官員,真被矇蔽也是可能的。
甚至嚴帝懷疑自己的人手也有被收買的,前朝太子遺孤的事情,還是西北的探子送來的訊息,那探子是個行商,是從西北那邊的一些局勢分析出來的,更多的訊息卻打聽不出來了。
而且未免暴露,那行商也不好在西北停留過久。
所以嚴帝要安排人去那邊重新打聽,李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前朝的官員,在今朝的時候,哪怕嚴帝派人去請,也被李先生拒絕了,家中的財產也被抄沒,後來一直在宣王府當差,不顯山不漏水的。
嚴知理說道:“孫橋你選幾個人護送李先生,到那裡了自然有人去接應你們。”
孫橋應了下來。
嚴知理看著孫橋說道:“武舉的事情,你不用擔心,陛下很看好你。”
孫橋正色道:“屬下一定不辜負王爺的期望。”
“在去西北的路上,你跟著李先生好好學一下。”嚴知理交代道:“兵法一類的也多讀讀,還有西北的情況。”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聽明白了嚴知理話中的意思,等武舉結束了,怕是孫橋就要去西北的。
孫橋恭聲應了下來。
嚴知理提醒道:“你的親事不要急。”
孫橋說道:“王爺,屬下不急。”
嚴知理也不再多說什麼,而是看向了韓寧安:“你既然不知道自己想走哪一條路,就都試試。”
韓景知道嚴知理是為了自己考慮,說道:“是。”
嚴知理說道:“若是真的不喜歡官場,走旁的路也可以,只是不要走上歪路。”
韓景保證道:“王爺放心,我不會的。”
“我也覺得你不會。”嚴知理感嘆道:“畢竟有永福看著你,你小子真走運。”
韓景:“……”
雖然他也覺得自己很走運,但是宣王這樣說真的好嗎?
孫橋當自己不存在。
嚴知理說完也不再看韓景,而是和杜先生說道:“先生這幾日你忙一下,好好教一教孫橋,哪怕他不懂,也先讓他記下來。”
杜先生嘆了口氣,用看朽木不可雕的眼神看著孫橋,忍不住說道:“我儘量吧。”
不是說孫橋差,而是孫橋的對政治上的敏感度幾乎沒有,純粹是靠著直覺來辦事,不能說不好,就是不靠譜。
嚴知理當做沒看到,接著說道:“起碼讓他知道,人心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