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詢價道:“如此多糖,價格幾許?”
商人估算後給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
莫文遠聽後表情不變,還如往常在西市買物件一樣問道:“可否再便宜些?”他在市場上拼殺多年,早就知道不能聽商人初時爆出來的價格,只要耐得住性子,便能把價格再往下壓。
果然,沙糖還有殺價的餘地,最後莫文遠以八折的價格成交,等將放糖的麻袋拴在驢子背上走遠後,他才變臉:“也太便宜了吧!”
慧空不貪圖口腹之慾,很少買糖,故而對世價不清楚,他道:“很便宜嗎?”
莫文遠點頭道:“非常非常非常便宜!”他舉例子道,“如果買的是飴糖,剛才的錢只能買小半袋,如果是甘蔗所作的石蜜,價格就更巨了。”
“你說的是哪種石蜜?蔗漿還是蔗塊?”
石蜜指的並不是某一種物件,它是對一切甜的東西的統稱,就莫文遠所知被稱為石蜜的吃食就不下十件,蜂蜜、甘蔗、麥芽糖……甚至連櫻桃都有人將其稱為石蜜。
“都是,蔗塊的價格更貴,比飴糖高出三倍不止。”
慧空的算數不錯,他道:“也就是說買這麼多的蔗塊能夠買十袋不止的天竺沙糖?”
莫文遠道:“沒錯,而且蔗塊的甜度遠不如沙糖,也不易被化開,若不相信你到我家嚐嚐便知。”他家在去年甘蔗成熟的時候買了點蔗糖塊,莫小狗等人吃了後認為還不如飴糖好吃,便丟到一邊,莫文遠倒是想要將它用上,結果發現這年頭製造蔗糖的技術實在是太粗糙了,除了化開泡水之外什麼處置方法都沒有,非常雞肋。
慧空連連擺手道:“不必不必,我的舌頭哪有你靈敏,你既然都說了我怎會不相信?”
“兩者價格相去如此之遠,怎會少有人所知?”他想這可是十倍以上的差價,那些糖商如果知道了肯定會大量購入再加價賣出的吧?
對此莫文遠倒是挺能理解的:“糖並非天竺特有,尋常人便是買天竺的產品,也多是些經書或者本國沒有的東西,誰會閒來無事買他們的糖?又有誰會想到,糖在天竺竟然算做藥物?”一來二去之下可不就給錯過了。
慧空心有餘而慼慼焉:“那如果被知道了……”
“肯定會大量買入他們的糖吧。”物美價廉到了極致,沒有不用的道理,特別是貞觀時代,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糖這種曾經奢侈品的需求也連帶著提高了。
莫文遠又開始琢磨,他算是找到白沙糖的暫時替代品了,也就是說現代要加入糖的各種甜品以及菜餚可以正式端上歷史舞臺了,但是吧,現在的糖看起來多沒錯,如果要大量用到肯定也不夠啊,沒過多久他就會面臨無糖的窘境。
無糖、無糖、無糖……
唸叨這詞多了,他不由想到了鄰人的抱怨,他們鄰居是做小買賣的,冬日買些餺飥等暖人的吃食,等到夏天則會賣花樣飲品,多在湯汁中加溶解的蔗漿調味。今年江東地帶甘蔗產量不高,蔗漿價貴,他已經同莫文遠抱怨了數次,言明買不起糖汁了。
甘蔗減產,價格上漲。
天竺砂糖價格非常非常非常便宜。
莫文遠腦袋上的小燈泡亮了,一步登天直接學印度的製糖技術有點難,但如果從沙糖進口開始搞呢?
物美價廉的沙糖,好像很有搞頭啊!
唐代的“進口”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私人進口,一種是官方進口。私人進口不必多說, 西域或外邦的行商攜當地貨物遠道而來, 在西市販賣, 長安人經常購買物美價廉的進口產品。
還有就是官方進口,由官府出面在西域大量收購, 統一運送往國內,除了供給皇族官員使用之外, 更多是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出售給百姓,比如葡萄酒,就是常見的官府進口商品。
李世民雄才大略,不刮民脂民膏, 官方進口的商品許多都是日用品或常用品, 要麼就是能夠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吃食,莫文遠私下覺得,印度沙糖價格遠遠低於國產蔗糖, 其實用度也比葡萄酒高多了,完全具有成為官方進口商品的潛質。
而且他對倒買倒賣沙糖沒有興趣,莫文遠想, 無論是從糖在生活中的運用,還是其內部所含熱量對人體好處等優點來看, 能夠讓便宜的印度沙糖在國內普及,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眼下的問題是,如何讓他的發現上達天聽, 同時又能保全自身,不惹麻煩。
慧空與他交情很好,兩人三觀也相似,莫文遠想到進口一事,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