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來了?”
“該是如此,我見那腳伕很是眼熟,定是李三娘家的。”
“且別說是腳伕,爾看車伕便知,那人不就是賀郎?”鶴十六好好一化形的神仙,天界不呆,在人間界不亦樂乎。
趙二孃先前算過日子,知商隊差不多今日到,便遣人出門盯著,夥計看見隊伍來了,立刻迎上去,同車夫還有負責押貨之人交接。
旁人看到此景象,七嘴八舌道:“嚯,又有新罐頭來了,什麼味兒的?”
夥計無奈笑道:“您這話說的,我還未看到內容,怎知是甚口味。”
鶴十六插嘴道:“依我看此問題就該問我,我知道得最清楚了。”
那人立刻轉頭笑道:“賀郎可說說,來的是何罐頭?”
“江南的時令水果罐頭,還有油浸魚罐頭。”他從善如流,還順便給其打廣告道,“水果罐頭且不說,都是南方的好水果,長安吃不到的。”他眼一彎道,“就說那荔枝罐頭,賣得是貴了些,但你以前見過平頭百姓吃?我也不怕吹的,那物以前只有聖人和高官才能吃得。”
“若不然,上回荔枝進京,能一會兒就被搶空了?”
問話之人聽及此言,也深感震撼,“只有聖人可吃得”,若是他吃了,不就和聖人吃的物什一樣了,哎呀聽起來時件頂光榮、頂體面的事。
鶴十六看出了他的心動,打個手勢接著道:“再說油浸魚,老丈我同你說,此物長安店是沒得賣的,我們這不產魚,便是端上桌的質量都沒有江南的好。”
“確實如此、確實如此,”那老人連連點頭,做出“我很專業”的模樣道,“我年輕時去過蘇杭,那塊兒的魚真鮮美至極,我們這的完全不能比。”他想想又覺得不對,連忙補充道,“但三娘食肆的魚味道是極好的。”
鶴十六點點頭接著道:“那魚在江南水鄉都賣的很好,是極美味的,我聽莫大郎說,燉魚的湯都是雞湯,煮熟後撈上來,再用香氣撲鼻的油澆在魚腹上,那香味嘖嘖嘖……”
老丈的口水被三言兩語挑起來:“這,先給我來一罐?”
夥計更加哭笑不得了,他道:“可別可別,我們這罐頭是要進店裡賣的,萬萬不會撂地就賣。”他轉頭對鶴十六道,“可別說了,先送進院子再說,人都等著清點數量。”
……
趙二孃揹著襁褓站在院子裡,她氣色很好,怕是生產前補得好,即便到現在,臉頰都很豐盈,身後的嬰孩兒早就脫了出生時紅紅的猴子皮,面板雪白,頭髮烏黑,眼睛跟葡萄似的,嘴角上揚,天生一副笑模樣,任憑誰看了都會說他長得好。
才長開一點時,李三娘就斷定這孩兒像莫文遠小時候,趙二孃與莫小狗聽了,笑得都合不攏嘴。
莫文遠長得很好,是男子特有的清秀文雅,毫無女氣,便是現在女郎看見他都要羞紅臉,世人皆知:“莫郎之姿,不比潘安宋玉差。”
說長得像他,對孩童來說可以說是很高的讚美了。
一箱一箱的貨物被卸在地上,趙二孃左手持木板,板上是紙張,右手持當作筆用的堅硬的碳條。此物是莫文遠率先用的,時間久了,家中人也發現了碳條的便利與好,延用至今。
鶴十六走上前,先逗了一下被背在背上的孩子,隨後道:“二孃可好?”
趙二孃道:“自是好的,賀郎可有事說。”
鶴十六道:“我來是傳莫大郎口信。”他笑笑道,“他先前沒同你等傳信說。”
“是何事?”
“莫大郎與我等前後腳往長安來了,乘得不是同一艘船,但要無甚狀況,今明日也應該到長安了。”
趙二孃聞言,睜大了眼睛。
……
其實莫文遠比鶴十六說的還早,他已到長安城中,不過因意外之事,未先到家裡,而是先去了大興善寺。
若說他原只是有心回鄉,在接到了慧遠和尚的信件之後,就不再猶豫,直接上了最快的船往長安去了。慧遠和尚的信中說了一件定會動搖長安城格局的大事。
——聖人不好了。
如果莫文遠熟讀歷史就會知道,李世民是在貞觀二十二年駕崩的,而他死的時間是七月十日,也就是說在夏天,現在已近農曆六月,距離七月十日所差時間並不很遠。
他是個廚子,不知道李世民是什麼時候死的,但觀慧遠和尚信件,此次聖人所得疾病,並非是小打小鬧,興善寺中有擅長醫術的和尚被召進宮中看病,回來後也只是對慧遠和尚搖搖頭